楼市等待“催化剂”


   “核心城市房地产价格比较稳定,价格绝对降不下来。”北京首创集团董事长刘晓光表情坚定,这已是他一个月内第二次公开力挺2010年楼市。
  大佬的底气十足。中央已严令“央企不得拿地王”,中海地产1月21日仍然以59.7亿元刷新北京地王纪录,所得地块溢价率近200%;伴随着地产股一片惨绿,恒大地产近日成功发行7.5亿美元的5年期优先票据,这一数目创下了内地在港上市房企的发债新纪录;素以利润丰厚而著称的烟草业也开始觊觎房地产这块蛋糕,国家烟草专卖局意欲联合浙烟、云南中烟进军房地产,新成立公司仅仅注册资本金就达30亿元。
  自从中央调控政策密集出台、全国楼市一片“跳水”之后,开发商们难道对形势的判断更加乐观?
  2009年躁动的4万亿元政府投资、将近2万亿元的银行信贷、数以千亿计的融资资本,无疑是催化楼市价、量翻升的最大推手。而2008年4月以后,开发商集体减少拿地,缩减动工,导致2009年楼市顿时出现供应短缺。“卖方市场”形成后,2008年被压抑的恐慌性住房需求、2009年提振经济带来的投资客、加上透支2010年及未来的购买力,合力烘烤出自住宅商品化以来最硕大的楼市蛋糕。
  2009年的“天时地利人和”已成过去,2010年的考验已经摆在眼前。房价持续维持高点,各大城市供应结构高端化倾向严重,潜在购房人群被提前透支,更重要的是,中央开始在“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指示下,对涉及房地产的资金、土地、结构等密集出台政策,调控已然定调。
  “今年的成交量很难达到去年的水平,大约会缩水2~3成。”瑞银亚洲房地产研究部主管王震宇如此预测。
  开发商们“手中有钱,心里不慌”,不紧不慢地拿地开工,等待中央各项政策的最后落定。而在经历了“国四条”、“国十一条”以及2009年底的超级恐慌之后,市场也形成统一的观望情绪。“等等再看,涨了我就推货,降了我就买房。”某房地产开发人士的手里同时拥有几套个人投资住房,他如此调侃此刻的微妙心态。
  谁也说不清这一片寂静中,什么才会是真正改变楼市的催化剂呢?

(李碧)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