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房线能否带热房山房价?
文/管益忻
根据北京市规划委
在此一热门消息的鼓舞下,有人发表评论称,若通州是CBD的后花园,房山则是中关村工作者首选的宜居之地。地铁房山线如果可以西延,无疑能让打算买房的“地铁族”以更低的价格享受到此一出行之便利。笔者以为,任何一个区域房价,都应该以产业发展为其基础支撑。房山的房价之所以这么多年以来一直是以所谓“价值洼地”著称,也跟这一区域的产业发展不力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此次借助2009年度以来房价的飞速攀升以及北京市内土地资源的绝对匮乏,以万科为首的一线房企,纷纷大举进军房山长阳地块,这给房山这个北京唯一——最不发达之郊县的发展形成了巨大的带动作用。
但是,如果要仔细究查——即可看到房山产业发展不力的根本原因,水资源的匮乏恐怕该是其中要旨之所在,这与包括丰台区在内的京西南地区的发展疲态都是“同病相怜”的。而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先天不足”,就要从结合当地资源禀赋的基础因素入手,科学、有序的进行产业结构的优化,并以此真正促使该地区产业乃至经济的最终发力。
当然,对于是中关村,及至海淀区对房山区的辐射作用,或许该形成房山相对于京东、京南地区的一大独特优势之所在。正如上述评论人所言,地铁房山线的西延,必然会给在中关村上班的人员给以宜居环境上的种种方便,但也正因如此,笔者以为,房山不仅仅要着力单纯地提供住宅,而应同时在承接中关村——IT等产业的部分产业移转功能上作复式定位。君不见,燕郊不做北京人睡城的前车之鉴是足以让人警醒的——任何一个地方的楼市都必须得最终落到实体产业的基础支撑上。尽管目前房山的房价,在北京市的各个郊县中仍处于相对的低位,但它毕竟无法与地处京津唐经济圈同城化之咽喉要塞的通州相比,也不可与有着“上风上水”之喻的昌平等地相提并论,京南的大兴更是因为南向的“辽阔”而将房山西向的“大山”屏蔽了下去。
故此,综上所述,以做海淀区的附属功能区来进行定位——大力发展大学城,承接中关村的产业转移以及以寓乐于山水之间的旅游地产,怕该是房山区未来的房地产发展规划所必须考虑的几大关键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