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买房 吓坏银行


    月薪5000元能买房吗?当然能,1000元也能!那就是合作买房。听起来很耳熟吧,以前有过合作建房,现在有人提出来要合作买房。

    不同的是,当初大家想合作建房时,北京的房价万元算是很高了,目标是建一个小区用来住;现在房价翻了三四倍,有人提出来合作买房,是买一套房,用来取代存款进行保值。合作建房最终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办成,合作买房已经有人办好了,收益据说达百万元。

    根据现行的政策,房产所有权的登记分为单独所有、共同共有和按份共有三种,写有多个名字的“按份”房产,注明各自所占份额,在办房产证时,以联名申请书的方式进行确认和登记在册;按份共有的房产,各自可转让各自的份额,其他共有人有优先购买权。

    合作买房吗?如果房价还涨,肯定有人敢买。从政策上看,合作买房既有进入渠道,也有退出渠道,如果加上风险协议和合同公证,基本上就没有问题了。

    很多人都在担心房价高涨、通货膨胀让存款缩水的问题,依靠团结的力量,房价再高,大家也能买上属于自己的一份,加上政府已经说了要让房价稳定,很多人是不是觉得心里顿时心里一亮?

    这个业务会让谁最受益?想了一下,应该不是买房人,因为房价涨跌难料,1/N的房产转让难度也比整套大,买房人是风险的主要承担者之一;而真正稳赚不赔的,应该是律师了,合作买房的事,最不可缺的是律师。

最容易受伤的是谁?应该是银行。存款负利息,买房能稳定,房子取代银行成了存钱罐,银行的存款还不得被搬空了呀?

    还比如,合作买房时代,银行还敢不敢给买房人贷款?如果首付都是凑份子,贷出去的款就等于是次贷了,房价越高,次贷比例越高。在国内当前个人信用透明度不高的背景下,银行其实很难区分这一点。美国的金融危机由楼市次贷引起,中国楼市也潜伏着次贷危机。以上两点估计得把银行吓傻了。

    合作买房时代,政策导向还能不能是房价平稳?现在很多人对这个导向有意见,因为房价上涨导致了贫富分化加剧,稳定房价等于维护了当前的贫富分化现状。但是一旦大家都成了楼市的一份子,反对房价继续上涨的人就会越来越少;即使涨到楼市绷不住了,那也是富人独立购房所占的比例要大得多,穷人合作买房的风险分散,房价下跌幅度越大,社会贫富的差距反而越小。

     理论上,房价上涨若不能实现自上而下的有效管制,将可能导致自下而上的存款被迫“起义”:比如,若工薪阶层每人每年献出几千元存款(就当存在银行被通胀吃掉了),抱着“撑爆房价均贫富”之心持续大举入市合买房产,房价能挺多久? 银行怕不怕?房价只涨不跌,后果比较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