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还在打折,昨天还在930公交车站拉着客户看房,今天报纸上的一个环北京经济圈的消息,就能让开发商提价几百、几千。燕郊的楼市最近几年反复而频繁的出现价格波动,无论是涨还是跌,都是源于一些风吹草动的因素,几年积累下来的印象,燕郊的房价给人的感觉就是飘忽不定,而这种飘忽,根源在于燕郊尴尬的区位,导致开发商贪心有余,而底气不足。
燕郊和北京只隔着一个潮白河,这样的区位关系曾经让不少北京人选择在燕郊置业,热潮一直持续到2008年年中,价格也是一路看涨。随后,这些来自北京的置业者忽然发现,生活在燕郊原来有着诸多的不便,不仅是自己居住在这里不方便,就连父母养老也不愿意过去。
燕郊和北京分属于不同的行政区域,电话号码不统一,开车要付高速费,医保和教育不能对接,唯有的一条公交路线在高峰期非常拥堵,居住在当地的“国贸白领”需要在早上五点就准备出发,以赶上八点半上班。随后,该区域出现了集中的北京人退房潮,燕郊的房价也随后迅速回落。这股退房潮让当地开发商自己对区域的信心开始动摇,是导致房价大幅波动的关键原因。
实际上,没过几个月,随着2009年北京房价上升的趋势不断蔓延,燕郊开发商开始跟风北京,一路上升到过万元的价格。宏观调控以来,当北京的房价趋于稳定时,燕郊的房价却有点稳不住,开始了新一轮的下降;近期,环北京经济圈的概念刚刚见报,燕郊楼市便再度开始了上涨。
对比而言,燕郊的房价波动期间,北京房价以稳定为主,燕郊上下“飘忽”了三四轮,北京的变化只有两轮。燕郊房价到底应该价值几何?当地的开发商其实自己也不清楚。论欲望,开发商觉得通州卖两、三万,燕郊卖一万五、两万应该没有问题;但是论生活的环境和楼盘的品质,从最低价几百元、千元,上涨到四、五千的时候就已经让不少开发商自己心虚了,所以,当初上涨到七八千的价格水准时,市场略有风声,开发商就急忙跳水了,如惊弓之鸟。
还有一个让燕郊开发商更没有底气,也是永远也解决不了的“心头病”:为什么燕郊和北京的距离这么“友好”,而全国的大型品牌开发商却一个也没有进去,而是绕道更远的地方去了?难道大家都对燕郊底气不足?
由于目前燕郊已经基本被开发定型,这个局面已经永远无法改变,由于当地房企开发水平不高,规划随意,今天的底气不足,显然将会演变为未来的后劲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