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有住房率87.8%看房地产未来发展


 

 

全经联地产博客接龙——关于“自有居住率”
第十棒

昨天接了沈阳万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汪总的邀约,谈关于自有居住率的话题,也拜读了前面朋友的文字,涉及了政策、民生等内容,很是精彩。

既然轮到我了,总要硬着头皮说说。

首先,对于我国自有住房率达到如此高的水平,中国房地产行业发展如此迅速表示一下祝贺,从1978年,中国经历了多次住房改革措施,虽然经历过起伏,但是其发展速度、发展成果均十分显著。人均住房面积从19787.6㎡增长到2008年的23㎡,我们通过数据对比可以发现,这30年,中国人均居住面积增长3.4倍,开发面积增加了120多亿㎡,住宅保有量翻了12倍,可供1.84亿户居民居住,房地产企业的数量在2007年达到6.5万户,近五年中国商品房屋销售面积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2%,从2003年以来的土地均价年上涨幅度基本达到 15%以上。如此高速的增长既显示了中国经济崛起的实力,也使房地产行业发展成为中国的支柱产业,已经基本解决了中国城市居民的安居问题。

其次,我们应该为居民的生活水平大幅改善鼓掌,自有住房率87.8%,我不知道如此精确地数据是如何计算出来的,可能数字会有一点水分,也可能专家的统计知识住宅数量与家庭数量的简单计算,但是住宅规模大幅增长是显而易见的,可能有的家庭有多套住宅、可能依然有人露宿街头,那是社会财富分配的问题,至少市场具备为绝大多数家庭提供充裕居住空间的能力和条件。

另外,数字的背后,也隐藏了未来房地产行业新的发展方向:

1、行业发展进入整合周期: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是呈现螺旋上升趋势的,都有着起步、发展、繁荣、整合的周期特点。作为大宗商品,房地产也不例外,只是房地产的周期性与宏观经济形势紧密相连,根据库兹涅茨周期理论,每个周期波长15-20年,现在房地产行业的繁荣距离90年代抵偿繁荣期刚好15年,很快将进入危机——整合阶段,行业发展速度和利润水平将双双下降,市场竞争加剧,会有大批缺乏竞争力的企业面临被整合、清出行业的命运。

2、房地产企业面临着发展转型:在过去的30年中,支撑中国房地产发展的主要是人口红利期和城市化带来的刚性需求,但是随着城市化水平和人均GDP(目前已经超过3000美元)达到一定的水平,住房消费将由目前的刚性需求向改善型、舒适型、享受型需求发展,需求呈现差异化、个性化,而且土地市场将更加透明,供求矛盾将逐步缓解,这些都会带动目前房地产市场从资源竞争向产品竞争转变,对开发企业的经营模式、开发水平、市场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二级市场迎来发展机遇:87.8%的自有住房率已经达到了国际发达国家的平均居住水平,虽然住宅总体需求量依然会很大,但是巨大的住宅保有量以及城市负担日渐加重(城市交通体系、公共配套服务能力),将影响城市扩张的速度,住宅交易主体将由一级市场转变为二级市场,而且受住宅租售比过低的影响以及投资型住宅增多,将会带动住宅租赁市场的快速发展。

总之,87.8%的自有住房率是中国房地产行业发展的巨大成功,也是房地产行业发展新的里程碑,可能我在这里讲的比较简单,希望感兴趣的朋友能够继续探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