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何志毅教授的社会主义观


何教授果然不同凡响!

我觉得中国是必须弄清楚理论的时候了 ,如果继续摸着石头过河 ,也许摸不到底,根本走不到对岸去!

中国高层的理论水平是不错的,但越望下就越差,到了科长一级就没理论了 ,到百姓那一级,甚至就认为理论没什么用了,是多余的了!

而毛泽东能做大事,正是因为他把体系内的高层和基层都用同样的理论武装起来了!达到了一致,所以,才能发动群众做大事。

而今,从官场论,部长一级就开始没什么理论了,局长就更别提了,体制内官员,除去高层之外,其余多是执行工具,一来就是什么贯彻贯彻,但是,如果他不懂理论,就意味这难以理解透彻这个政策,就是在"没有理解也要执行",那你认为他能执行好吗?

从民间论,首富就开始没有理论了,其他还在话下吗?有理论的话 ,就不会出现黄光裕案,和三聚氰氨了。

而没有理论的坏处在哪里?

就在于,没理论,就不知道我们到底要什么?和怎么获得才是最对路的!

要富裕?要谁富裕?一小撮富裕?

要怎么富裕?烧杀抢掠,贪污腐化?还是靠科学?

没有理论,就出现这样的笑话:10年前全社会都认为很正常的事情,今天就是进监狱的罪责。这问题就大了,因为那就反过来说明了一个道理,那些年,我们正在培养今天的犯罪分子!谁的责任?从这种意义上说,犯罪分子也是受害者了,就如毛泽东当时枪毙刘青山张子善,那就是在挽救大批干部,免得他们成为犯罪分子。

我对社会主义,是那么看的,其实一点也不神秘,马克思提的很具体,一是科学,一是自由,一是丰富,离开这三个谁也不要说自己是真的社会主义!

看看我们现在具备什么?

科学不怎么样,需要努力!
丰富是低层次的,而且是少数人到了极大丰富,多数人不是。
自由,从政治意义上说,我们是自由,在中国我们不象在朝鲜,毕竟自由度很大,至少人身自由是有的,虽然,言论自由差点,但不是大问题,可真正最重要的自由是来自于什么?不是政治自由,是经济自由 ,是来自于必要劳动时间的限制,这是最大的不自由,如果不理解,我就举例给你:你看现在的农民,不用上班,很自由吧,但是他真自由吗?不是,只要他吃穿住都没有基本解决,他就不能自由,他必须为生活奔忙,这就不叫自由!

如果按这个逻辑说,中国只有富豪,或者中产阶级,就是吃住医,都有基本满足的人,才是自由的.

比如,如果我们一年用几个月的劳动,就能换得一年的吃住医保证,其他时间,就是自由的,这几个月内就不是自由的.

共产主义,就是这个必要的劳动时间非常短.

从365天减少到100天,减少到30天,减少到10天,这个无限逼近,就是在向共产主义逼近。一年你有越来越多的时间在自由发展,你发展的目标,主要是为了更高级的享受,或则和为了社会的大发展,或者仅仅是为了兴趣爱好,而不是为了吃饭而工作,这就是自由发展,这才是共产主义的一个基本条件.它同时,也满足了一定程度的丰富,吃住医的保证,不丰富是无法保证的,但如果极大丰富,那可能只需要每年为吃饭工作10天了,所以,社会主义阶段,大概应该是每人为吃饭每年工作半年,要是全面都为吃饭而工作,那就不叫社会主义了 .

而后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生产效率的提高,人们的必要劳动时间逐渐缩短,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必然是计划和市场共存的社会,没有市场就没有自由发展,没有自由发展就没有科学的大发展,没有计划,就没有基本保障,就不能达到基本丰富。科学\自由\丰富,若都没有,那就不叫社会主义.
   因此, 纯粹计划经济,如斯大林毛泽东的计划,就基本是控制,人们没有自由发展的机会和可能,那就不可能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制度,所以,必然失败。
   
    何教授在这个问题上是很有见地的,而中国大部分教授,都是专才,不是通才,所以,对社会的理解,很难透彻,因此,说中国就很少人真正理解马克思,除去毛泽东,邓小平之外,确实很少,所幸现在中国领导人,又开始重视理论了,这是一个好现象。

    我们也正在筹划一“社会科技文化研究中心”,是以企业家、学者和官员共同研讨为模式的研究机构,希望何教授能有兴趣参与,这个模式不同于大学的研究中心,大学过于学术气,往往对社会了解的不深不透,只有在中国的企业实在的干过10年8年的人,才可能真正理解中国企业的发展难点,而大学教授有那经历的非常稀少!

   官员虽然掌握制定国家战略产业战略的责任,但他们有多少人认真研究理论?

   要有企业经验的、理论家,来研究对策,而后由官员参与意见,这种研究,才容易得出比较全面的结论来!
    反之,如果认为只有教授才能研究,大学教授才配搞研究,什么政策都靠他们研究,那结果肯定很糟糕,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教授那么多,而我国的经济金融社会发展,还是总受制于美国的原因。

      因为中国的学者一方面不太能深入了解社会和企业,另外一个就是都太专了,很少能看全世界,看全经济,而所有的专加在一起并不能真正反映这个有机融合的世界,而真正能反映这个世界本来面目的,必须是马克思这种宽口径的思维,社会学大师必然也只能产生于宽口径思维,林毅夫之类号称经济大师的人物,是不可能解决好中国经济问题的,因为经济,不只是单纯的经济,是人文的综合。
    中国的研究,需要宽口径研究者,必须要有能力全面解读社会,宽口径的、研究者多起来,中国才有希望。
    何教授的认识很难得,希望在社会研究上,后面有机会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