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息也不能降CPI


清议:加息也不能降CPI

 

如果决策层将抑制通胀作为当前及明年经济工作首选目标的话,那么,将于明日公布的11月份CPI同比涨幅一旦突破5%或许成为再度加息的理由。

 

不过,不加息的理由似乎更加充分。

 

近期英国、加拿大、韩国、巴西、澳大利亚、新西兰六国央行纷纷做出维持当前利率水平不变的决定,反映大多数国家对美联储有意加码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执行力度均给予了高度警惕。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央行采取单边加息行动,即使其用意在于解决国内问题,扩大后的境内外利差也不可避免地为国际热钱流动提供新的借口。这将进一步增加央行对国内货币市场的调控难度。

 

值得注意的是,刚刚公布的国内70个大中城市11月份房价上涨情况表明,在今年4月创下2008年以来新高之后,房价已连续7个月出现涨幅回落。应当说,这表明国内房价自2009年4月开始走出V型反转之后再度下沉,不排除到明年3月份再度录得同比降幅的可能性。央行此前曾表态,利率政策的主要指向在于抑制房价。既然房价在继续回落,加息的理由当然不够充分。

 

 

 

此外,1~11月份国内商品房销售面积的平均增幅只有9.8%,其中上海和北京均出现大幅下降,降幅分别高达41.5%和31.1%。这同样是不加息的理由。鉴于11月当月房屋新开工面积同比大幅下降17.4%,加上气候因素,相信已连续回落8个月的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到12月份会继续回落。

 

 

 

2008年以来的CPI走势表明,即使加息也不能阻止明年一季度CPI出现6%以上的涨幅。这主要是由今年一季度CPI平均涨幅较低决定的。央行有必要在此刻加息还是明年春节前后加息之间做出选择。显然,选择后者所产生的效果要更加理想。

 

 

 

不过,考虑到11月份贷款增加额超预期,央行可能会进一步采取量化政策,通过提高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来遏制商业银行的年终突击放贷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