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鸿举:曲阜礼拜孔子,吾自远方来
游曲阜登泰山是谋划好久但是一直没有成行的事情了,不过感谢光大银行港湾支行的M君和他的团队,金桥国旅的L君是我的老朋友了,这次又是他的安排且全程陪同,因为六一儿童节期间一直忙乎工作而没有陪伴儿子,作为补偿,这次把小家伙也带上了。
一行二十几人从大连坐船到烟台,之后坐大巴到曲阜。一路无话,倒是第一次出远门而且坐了大船的儿子兴奋不已。六月的齐鲁大地草长莺飞,我们的车子依次经过烟台、潍坊、淄博、寿光等城市,到达曲阜时已经是中午时分,吃过午餐后,游览的第一站是孔林。孔林又称为至圣林,是孔子及其家族墓葬所在。孔林占地3000多亩,据说有十多万个坟头。这个1994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规模最大、时间最长、保存最完整的氏族墓葬和人工园林。走进题有“至圣林”的大门后,神道两边古柏参天,两千多年的风雨沧桑已经让一些古木尽显疲态,然而却都株株直立,似乎在维护着圣人的仪态和尊严。正可谓“墓古千年在,林深五月寒”,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终于来到了孔子墓前。那是一个形似马背的隆起,墓碑上赫然是“大成至圣文宣干墓”字样的篆刻。我正疑惑应该是“大成至圣文宣王”字样,导游解释说,的确是“大成至圣文宣王”,但是有皇帝前来拜谒,天子是不能祭拜“王”的,所以最后一横在最下边档着,就成了现在这副样子。在众人的麻木不仁的神情和异样的眼光下,我在孔子墓前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头。走过全国那么多古刹和佛堂,这是我第一次礼拜一个古代的长者,发自肺腑,诚惶诚恐。除了孔子的坟墓,据说孔尚任也葬在这里,要知道,这位大师当年的《桃花扇》是名满天下的。
第二站是孔庙。这里以前是孔子居住的宅邸,孔子去世后鲁哀公把它建成了祭祀孔子的庙宇。和孔林的荒草萋萋不同,孔庙庄严宏伟,颇具气势。神道两侧松柏林立,几道大门后,不时有着各种各样的石碑映入眼帘。导游带我们参观了奎文阁、杏坛、大成殿等处。杏林据说是孔子给弟子们讲学的地方,而大成殿之所以叫做大成殿,据说源于孟子“孔子之谓大成”。有道是“老桧曾沾周雨露,断碑犹是汉文章”,孔庙保存了一千多块碑刻,它们中有的是皇帝加封、祭祀所留,大多是一些著名的文化名人,如米芾、赵孟頫、董其昌等,让我意外的是居然还有元好问的手迹,真不知道写惯了“问世间情为何物”的伤感诗人,在这孔庙中如何发古之幽思?
第三站是参观孔府。孔子生前是没有享受过什么福的,据他自己写到,自己学音乐时,竟然“三月不识肉味”。而孔子的后代们的确是沾了先人的祖萌,被称为“衍圣公”,其后代居然也有和明相严嵩结为亲家、娶了乾隆女儿的。和孔林的幽静肃穆、孔庙的庄严和凝重不同,这个被称为“衍圣公府”和“天下第一人家”的府邸却是有点奢侈的味道。据说这里的建筑有四百多间,一直是孔子后代嫡长子的居住和办公所在。大门上“圣府”两字据说就是出自明相严嵩笔下。门前悬挂了一副对联,联曰“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出自清代大学士纪昀手笔,纪昀好多人不知道,但是一说是纪晓岚大家都清楚了。这副对联从书法、对仗到涵义都可以说绝佳,而上联的“富”字少了一点,下联的“章”字多了一笔,意思说衍圣公作为封建社会的显赫位置,取“富贵无头,文章通天”之意。大门进去后依次参观了二门、重光门、大堂、二堂、三堂、内宅门、前堂楼、后堂楼、后花园等处。所到之处,孔子后裔的尊贵和奢华隐隐显露,值得一提的是后花园更是名花异草,光是名贵的太湖石就有上百块。
三孔游览完毕,我们步行在曲阜街道中转了转。感觉小城干净而繁华,街两旁大多是古代或者仿古代建筑。许多建筑物前边全是小商贩,孔子像、《论语》书籍等成了主要纪念品。街道两侧的道旗上满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温故而知新”等字句。忽然想起导游在车上提醒大家说,在曲阜这个城市尽量不要买东西,这里的人是出了名的“人吃人”,十几万人靠着孔子这个牌子吃饭的,游客被宰、被人殴打时有发生。闻此言我无语好久,我知道曲阜被称为“东方的耶路撒冷”,是指孔子及其儒家学说对后世深远影响,这里更是少昊、柳下惠、鲁班、孔尚任等人的老家。我忽然还想到在孔庙参观时,见到孔子临去世前的一幅画,说是人们打死了一个像鹿又不是鹿的动物,请孔子辨认,孔子看后认为是麒麟,而且伤感地说麒麟是瑞兽,只有在盛世才出现;而今一出现就被打死了,看来我的去日不远了。而今两千年后的今天,世风日下如此,孔子他老人家泉下有知,不知作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