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合伙人三个月后觉醒?


小合伙人三个月后觉醒?

 

新民晚报向我约稿,说让我评价一下新政如限购令啥的,对目前上海楼市的影响。我第一反应是为什么让我写?我又不是什么名家耆宿。第二反应是为什么这时候才让我写?上海限购令等细则已经推出快一个月了,各界分析早就people montain people sea了,有叫好的有骂街的,正反双方论据都很充分,我一介一线营销负责人,有啥好说的?

     但报社的人坚持,说就是因为你是楼盘的一线营销负责人,不是专家,所以你可能有独特的想法,我们希望对政策的评价,有多方面的言论。我是这样理解她们的意思:说错不要紧,关键是能说敢说要说。那我就努力的说一说吧。

     限购令确实有调控作用。近期上海几个明星个案高价开盘且大卖,只是特例;我每个月都会从佑威上拉出一张表,看看一千万总价以上难兄难弟楼盘们的表现,十月份大家都不太好;我负责的项目九月份卖了十五套别墅,限购令后,十月份只卖了三套别墅;客户们都还在,但全在犹豫观望,他们盼望着我们折扣能再放松些,他们比较着各个楼盘的性价比——既然目前手头只有一个购房指标了,可得想想好再用。调控的初期目标至少在我们项目达到了,即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不过我们楼盘今年遭遇连番调控也没几天好日子,价格一直也没有怎么涨过。可值得注意的是,需求一直还在,从今年的经验来看,政策委顿期大概只有三个月左右,即一个新政策出来,客户们犹豫一个月,比较一个月,商量一个月,再次出手。不知在其他项目会是怎样,但我相信,这次限购令的威力,也大概也只有三个月。

     为什么?因为凯恩斯说过,“通过一种持续不断的通货膨胀过程,政府能够秘密地和不被察觉地没收其公民的大量财富”,通胀其实是政府向所有人收税。但是拥有多套房子的富人不怕,“青蝇之飞,不过数武;附之骥尾,可致千里”。他们的房子们价格上涨,意味着青蝇已黏在了政府的马尾上了;他们的资产有泡沫了,意味着荣幸的成为政府的小合伙人,也参与到收税的过程;不过大BOSS当然不爽啦,想甩掉这些“青蝇”,于是限购令颁布。

但是英谚有Something is better than nothing,只要物价还在上涨,有些人迟早会意识到,收别人税总比被人收税强,少收点儿税总比不让收税强,说什么还是要成为大BOSS的小合伙人!所以富人们过几个月还是会出手的,以目前上海的存量房源,一家一套还不够他们买的。

李敖当年有句名言,说中国有一个地方政府“把经济问题,政治解决(如包庇财阀是也);政治问题,法律解决(如以法律绳异己是也);法律问题,经济解决(如法官收红包是也)。”只要不按规律办事,就一定“出来混迟早要还”,数十年来屡试不爽。限购令堪称经济问题政治解决,只是我祈望,这次不要仍是老百姓在还。

那咋整?看到合适的房子别等,赶在小合伙人们觉醒前,赶紧下手吧。

 

 

后记:这是《新民晚报》向我的约稿,说要“八九百字”,评论一下最近的新政。本着为读者负责的态度,我认真写了篇对目前新政对楼市影响的看法,这也是最近很多友人向我垂询还要不要买房时,我的标准答案。非常可惜的是,晚报把我的文章大幅删减,比胡兰成的文章删得还狠。要不是还配了张我的照片,我都认不出这篇文字是我写的了。我只好全文刊登,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