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男孩》——时代化的青春


  岁月一点点剥夺我们青春的年华,只留下一片残骸在远去的时光中歇斯底里地哭泣。当我们以为不会再留恋它的不羁轻狂,不再愿意回眸以睹当初幼稚的模样时,却就在《老男孩》的铺陈中一点点陷进回忆里。那些曾经在我们记忆深处浅吟低唱的人们此时都已散落天涯,寻不到痕迹了,而我们还在新一轮的吟咏中准备着沉浮、消散。我们知道这就是注定的结局,注定的分离,为了那些不可预知的远方。

     我们在青春离开的时刻丢失了凌云壮志,我们在各奔天涯的时候冷漠了温情,我们在生存挣扎的时刻剥夺了尊严,就这样我们一点点地被岁月没收了最崇高的信仰,最执着的梦想。也许可以说我们的青春并未真正地着落就凌空飞翔了,自此我们没有了归属感、安全感。我们无从安放我们贫瘠的精神世界,无从追寻困乏的梦想国度。不要说我没有信仰,不要说我不懂梦想,我只是一点点忘了曾经去拥有。

     时代逐步地被定义,群体也一个个戴上了标签,就这样在被时代定义的群体中,肩负起青春尚未成熟就坠落的滋味,盲目地探索未知的未来,去实践“中国梦”。这个梦是破碎的,是模糊的,是缺少粘着性的,也许此刻我在这里追求着梦想,下一秒我就动摇了阵地,因为我没有心中最向往的阵营,只是一个试图安放自己青春的亡徒罢了。

  和飘忽不定的青春相关的就是心中那躁动的不安分,看尽社会中的种种腐败,经历了沉沉浮浮中的潜规则,演绎了淋漓尽致的厚黑学,也突然不解这么多年宣讲式的教育为何没有教会我怎样选择忽略这些不和谐的因素。青春就是这样一点点被岁月的刻刀削平了棱角,没有了当初澎湃的热血和激情,只剩下那无休止的抱怨。安抚不了不安分的青春,也安抚不了脱离教育之外世界带来的无所适从。这些随风而逝的岁月里永没有停止过的就是我们的迷惘,它与日俱增,越演越烈。不要再去打扰我们不安分的青春,不要再讲演无休止的道理,不要再让时代不间断地复制着我们的青春模式了,不必需的环节就让它慢慢省略吧,还一个清透的简单的世界与青春让我们想象,而不是过早地扼杀掉它。

  也许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请把我留在在那时光里,在缱绻的流逝中讲述那些快乐的单纯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