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已经大亮了,拍下最后一张照片,钤好最后一枚印拓,如释重负。
或许这两枚闲章,真的能派上大用场,不管结果如何,至少可以不再听妻没完没了的叨叨——“人家特喜欢你的印,你就那么大的架子,就不信你没有求人的事?!”把制作闲章当作一个重大任务,或是再附上一种功利目的,何“闲”之有?那才叫:“闲章不闲”了?!
所谓“闲章”是指官印、私人姓名印之外,多以吉语、成语、诗文为内容的印章。或抒怀,或言志,是文人墨客、书画家必备之物,中国书画的“四绝”,即诗、书、画、印四位一体相互作用、相得益彰。更有印文是摘自经史典故、诗词佳句、名言警语、书画理论,或反映作者和作品的精神境界、人生态度,艺术主张,其中充满了哲理的、审美的、文学的色彩,耐人寻味。这就真叫:“闲章不闲”!
红影平时治印,最恶刻名姓之作,除了为比较熟知的书画家们刻过几方,一般朋友索印,我都会拱拱手,说:“爷们儿,别难为我!你要的那是:平正对称的篆字,四平八稳的章法,全没创作冲动呀,告饶!!如果你就是为了领工资、取邮件用,麻烦你去印章店,钱我出,行吗?”红影自爱上篆刻,不能刻官印公章,不喜姓名私印,临摹、创作又不下千余方。您想,这闲章还闲的住吗?!
此次主动地重操旧“业”,是想请人帮忙办事,的确是有点功利目的。好在,被赠与之人对金石书画颇为在行,心稍安。再看到几箱刻过的和没刻过石料,却没一方石材象点样能送人的。文化街上转了几次,又发现现在的寿山石、青田石一日三价,炒的象普洱茶,价码直线上升。给做古玩生意的师兄去电话,问他可有熟悉的店可以讲讲价,师兄在电话里说:“别去转了,比我们狂刻印章那时的价,至少翻了20倍以上,所以你会不甘心,到我这拿两个吧。”
寿山,瓦钮,寸方,温润如玉,市面上没有,是师兄参照秦、汉青铜印型特别订制一批。于是,翻出闲置已久的刻刀,一夜无眠。一枚刻上“不雕”:取做人做事师法自然,天然去雕饰之意。另一方为“不惊”:章法一般,是多年从平正入,再追险怪,又复归平正的结果,已非当初的平正了。点画还颇为得意,取“汉画像”之线条,略得石刻、碑版之金石味道。边款刻上:“宠辱不惊,英雄也。映之,刻于以九当十斋。”
红影的确是喜爱创作闲章,但平生也有一次主动的为人刻姓名印,那是因为同龄的好友,要先我们大家结婚了。我找到他说:“喜钱、贺礼我就不给了,为你们新人、新娘刻一对印章吧。”他听罢,高兴地连连说:“求之不得,求之不得呀!”20多年过去了,他们的孩子都大学毕业了,可我承诺的一对印至今也没有刻,这一直是一帮哥们酒桌上的笑谈。哈哈,好在无意楼主不知道这个故事,不然他肯定要绘声绘色的,再写一篇《红影趣事(四)》了。
好友自幼相识相知,虽然没怪,可我总觉得,因这对印章的“债”,我好象欠了他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