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售资金监管对开发商的影响不大
文/台州新景祥
关键词:预售资金监管 开发商 定价权 房价上涨 预售款 囤房 生产要素 利息
商品房预售制度,旨在帮助开发商加快资金周转,促进房地产持续开发,为楼市提供更多的有效住房供给。但是开发商囤地、捂盘惜售、烂尾楼、等不良现象,使得高房价的矛头指向了开发商,于是出现暴利、高房价的黑手、“开发商空手套白狼”,拿银行的钱为自己赚取暴利等言论。预售资金监管一直被认为是治理开发商的良药,随着浙江、北京等地相继出台预售资金监管暂行办法,多数人认为能严打开发商。本文通过对开发商暴利的根源、资金监管的重要作用及预售资金监管会滋生的问题的分析,得出预售资金监管治不了开发商,对开发商的影响不大。
一、开发商暴利的根源
1、开发商掌握住房的定价权。西方经济学供需理论,市场供需决定房价,定价权归为市场供需主体双方。从实践来看,房价的定制过程中,政府虽执行了价格申报制度,但在审批的过程中,存在着各种猫腻,最终的定价权还是归开发商。再者,在庞大的市场需求(改善需求、投机需求、保值需求)及房价上涨预期下,土地稀缺,使得供给又是有限,在市场供不应求下,开发商出现了涨价的“价格战”,房价你升我涨,全由开发商说得算。
2、开发商占有生产要素(资本和土地)。按照生产要素理论,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土地、劳动、企业家才能。房地产是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而开发商拥有企业家才能,且占有着大量的自有资本,作为启动资金,购买土地,进行土地开发和房屋建设。房地产业是高投资高回报行业,开发商正好占有着大量的生产要素进行高投资,暴利也就自然形成。
3、开发商最容易得到银行信贷的支持。一般地,开发商是银行等金融机构信用最好的客户。一是房地产增值保值的特性,使得银行资本营利稳定。二是房地产是不动产,具有抵押价值,信贷风险较少。三是开发商借贷资金量大,银行的放贷任务能较好完全。四是房地产开发商的销售业务需要银行系统支持,他们之间存在着捆绑利益。
二、预售资金监管的主要作用
1、防止烂尾楼发生,保障购房者权益。预售资金是开发商取得预售证后,出售期房所获得的预售款,且开发商可以任由支配这笔预售款。因此,开发商很可能把这部分钱投入到其它的用途上,比如,进入股市、外贸业等其它行业中,不能及时收回,导致资金链断裂,工程不能按时完成,产生大量烂尾楼,购房者的权益无法保证。因此,实施预售资金监管,对保障预售资金安全,控制风险有着重要的作用。
2、加快工程施工而非加快销售。预售资金监管旨在专款专用,即预售资金全部用于房地产开发建设。实施资金监管后,对于开发商而言,需要权衡三大利益,即贷款获得建设开发资金的贷款利息,预售款存入银行的利息所得,以及囤房后的房价上涨的收益。但不管怎么样,加快工程施工进度,减少支付银行贷款利息,同时利用预售款来开发建设,尽量地增大自己的收益。因此,资金监管后,对开发商是否加快销售影响不大,主要是加快工程施工进度。
三、预售资金监管滋生的问题
1、商品房供给受阻。预售资金监管之前,开发商会在取得上一个项目预售资金后,立即投入到下一个房地产项目开发,有利于开发商持续稳定的房地产开发。但在实施预售资金监管,会使得开发商资金紧缺,难以持续稳定地购买土地,进行土地开和房产建设。一旦所有的房地产开发商都面临这种问题时,会使得房地产开发速度减慢,向市场推出的商品房供给即受阻。
2、制造业资本流向房地产。预售资金监管之前,开发商进行下一个项目的开发资金大多是上一个项目的预售资金。预售资金监管后,开发商要持续地进行房地产开发,必须寻求大量的启动开发资金,银行借贷因公开市场运作、高存款准备金、高贷款利率而存在难度。而制造业资本成为开发商获得资金的主要来源,特别是在我国房地产投资回报率向好的市场预期下,会引发大量的制造业资本流向房地产,对制造业是一种很大的冲击,可能会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
3、民间资本流向房地产。浙江自从10月1号出台预售资金监管以来,有些房地产开发公司已经出现向民间借贷现象。即开发商在得知实施预售资金监管(2010年11月1日执行),开发商要扩大开发规模,预售资金链断后,在向银行借贷、向民营企业(主要是制造业)借贷出现困难后,向民间个人借贷(浙江家庭经济富裕,存在大量的闲钱),甚至很可能滋生出高利贷现象。出现民间资本炒房。
4、房价可能会上涨。一是我国房地产需求大量存在,而预售资金监管后,商品房开发放缓,即商品房供给受阻,形成供不应求,即会出现房价上涨。二是资金监管后,开发商开发成本加大,如利息成本、囤房时间成本。因此,这部分成本算到房价上,推高房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