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听李春荣如何评说华系车


    

  在汽车媒体圈混了十多年,笔者却一直为几个问题所纠结和困扰:为什么继自主品牌汽车后,又出来一个华系车的概念?自主品牌汽车和华系车是个什么关系?比如,东风风神宣称是华系车的代表,而东风与裕隆合资后的产品“纳智捷”则将自己定位为华系车的典范。还有一些自主品牌,为何对外忌讳宣称自己是自主品牌呢?等等。
  直到近日,通过与东风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李春荣一席谈,才对这几个问题茅塞顿开,恍然大悟。
  
  阶段论
  一直以来,汽车界就对如何界定自主品牌有着很大的分歧。比较权威的说法是,自主品牌是对品牌所有、品牌发展、品牌历史和品牌核心价值的综合概括:它是指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前提下,通过自主开发,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独有特征,并能有效促进消费者购买其产品,乃至产生品牌忠诚的符号、形象或设计。
  可以这样说,李春荣是中国汽车界提出自主品牌阶段论的第一人,绝对的原创。
  谈到自主品牌和华系车的关系,李春荣可谓语出惊人:华系车是自主品牌的高级阶段,自主品牌是华系车的初级阶段。
  接着,李春荣对其“李氏阶段论”又进一步加以诠释:当今世界汽车产业格局,就像战国时代的七雄争霸。消费者比较熟悉的汽车流派有六个:德系、美系、日系、法系、意系、韩系。我认为还会崛起另外一个:华系。流派各有性格,比如德系车技术领先、日系车精致节能。我认为华系车应具备三大内涵:进取的精神、集成创新的高品质、市场的信赖。目前业内提的最多的是“自主品牌”,我认为“华系车”是“自主品牌”的高级阶段。
  李春荣表示,当前的国内汽车产业已在“4M1E”五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即人(Man)、设备(Machine)、材料(Material)、方法(Method)、环境(Environment)。“华系车”概念本身在概念内涵、范畴界定等方面趋于成熟。从中国经济和汽车产业高速发展的现实来看,“华系车”阵营已逐渐成形,只是还没得到普遍认同。我相信华系车很快会被认可。
  
  必胜论
  除了华系车与自主品牌的阶段论之外,李春荣又向笔者抛出了另外一个观点:“必胜论”。
  李春荣当时也许并没有想到,“华系车”这个概念不仅得到了很多人的赞许,而且在整个2009年,“华系车”的表现可以用“出彩”来形容:一方面,“三大”的自主车型奔腾B50、荣威550和风神S30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同,销量逐步攀升,在中级车市场与合资品牌直接厮杀,而且价格保持稳定;另一方面,以奇瑞、吉利为代表的自主车企顺利实现转型,向高端发力,吉利还成功收购沃尔沃。
  在其他自主品牌企业中,比亚迪2009年完成销量44.84万辆,2010年的目标为80万辆,增幅高达80%;奇瑞去年完成销量50万辆,今年的目标为90万辆,增幅也高达70%;华晨今年的目标为50万辆,增幅为43.7%。对此,李春荣表示:“相比销量,我们更看重品牌美誉度和长远的发展。”
  “我把2009年定义为开局之年,2010年则是突破之年。”李春荣表示,东风风神品牌2010年的销量目标为6万辆,其中S30的目标为4.8万辆,H30的目标为1.2万辆。“虽然H30的价格也是7.58万~9.98万元,和S30如出一辙,但你们仔细比较就会发现,H30在S30的基础上进行了7项价值高达4000元的升级改进,包括标配16英寸轮毂、全系倒车雷达等,这些实实在在的好处,都体现了我们对消费者的认真负责。可以说,东风风神卖的不是一款车,而是要经营好一个品牌。”
  “随着华系车市场份额越来越大,华系车一定会成为世界汽车舞台上的主导力量之一,换句话说就是:华系车必胜。”
  李春荣这样向笔者畅想了东风风神和华系车的未来。他说,我们已经制订了“5510工程”的发展战略。在“5510工程”中,我们对品牌发展设定了这样的目标:第一步,用5年时间打造中国自主品牌中最好的品牌;第二步,用5年时间打造中国一流汽车品牌;第三步,再用10年时间打造国际主流品牌,使“华系车”立于世界强势品牌之林。
  
  有道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李春荣被业界称为中国汽车营销界的少壮派。曾经统帅东风悦达起亚营销的李春荣,通过三大销售战役,使东风悦达起亚千里马席卷全国。2005年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深造工商管理,2007年回国后旋即加入东风乘用车公司,目前执掌该公司销售帅印。去年上市的东风风神S30和H30,目前最重要的是提升品牌。而通过“征服五大洲之旅”的品牌展示活动,这一目标正在一步一步变成现实。

  听了李春荣的一席谈,笔者除了幡然醒悟外,还增添了对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发展的自信心。是啊,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支持和关注自主品牌和华系车的发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