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新招招旧骂,廉政建设要务实
近日,东莞市莞城街道纪委、妇联联合举办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廉政课”,100名领导干部的配偶参与培训,学习如何当好一个“廉内助”。像这样正规的召集官员配偶们一起参加专门的培训班,在东莞还是第一次。(12日南方日报)
煞费苦心创新廉政建设,好不容易想出了一个百人“廉内助”培训妙计,却眼此前一些地方推出的“廉政操”、“廉政专柜”、“廉政屏保”等一样遭遇舆论的白眼甚至于批评,的确让纪检部门很委屈。客观地讲,这些创新措施,对于更好地教育、监督、约束官员廉洁从政,其积极意义是应该值得肯定而不应当抹杀的。
吃力不讨好、创新反挨骂现象何以屡屡重现?一来群众对官员腐败相当憎恶,恨不能立即把所有的贪官污吏都挖出来、抓起来,而这类反腐倡廉措施显然不可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二来少数地方、部门、领域腐败现象严重,却并没有真正能够做到动真碰硬,予以严肃查处,反腐新招难免给人花拳绣腿的感觉。
反腐新招不招待见,固然有群众期望值过高、对反腐败斗争复杂性、艰巨性不能充分认识等因素,但这不啻是对廉政建设工作的一种鞭策。既要创新方法,加强对官员的廉政教育和监督,更要务实行动,对群体反应强烈的官员违法违纪问题排除阻力,毫不手软、“真刀真枪”地查处。
因而,群众越是意见大,不满意,我们越要积极创新,扎实反腐,只有有效遏制和惩治腐败,使官场风气得到明显的改观,让民众不但看到反腐败的决心,更看到廉政建设的实际效果,才能真正赢得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