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谎言、愚蠢和胆怯的斗争(续二)


 

同谎言、愚蠢和胆怯的斗争(续二)
作者:礼泽洲 来源:礼泽洲文集
 
■千年道德遭到毁坏
不守合同、恶意赖账、收货不付款、收款不发货成为司空见惯,金融诈骗、设局坑人,传销、欺诈、坑亲杀熟,令人发指,甚至近年来引人注目的拐卖妇女儿童问题。据许多调查:居然为亲友熟人欺骗的占了很大比重,以至于媒体呼吁不要“轻信”亲友……一个社会中的人们之不诚不信到如此地步,实在已是匪夷所思了。
一直以来,国家公职人员包二奶,养情人,搞嫖娼,这些情况屡见报端,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如今,又冒出公职人员强奸幼女、嫖宿学生的事件,让人迷惑不解。公职人员为何总如此色胆包天,花样百出,变着法子满足自己的兽性,难道其真的欲望超强?非也。公职人员之所以兽性超人,无恶不作。
无可争议,目前虚高的股市和房价是本世纪中国最大的骗局,危害对于老百姓是毁灭性的,与民争利甚至靠掠夺掏空老百姓的财富来装点数字政绩的表面光鲜,特殊时期定然成为社会崩溃的导火索。我不敢想象,有一天房市股市的神话破灭全国老百姓的所有财富化为泡影,一文不名。
■在公权力的傲慢面前,我们如何质疑公权力
我们应该怀疑他们,我们有理由质疑他们,这是人类的基本权利。当人类的基本权利都被扼杀的时候,就该质疑那些扼杀者动机和目的了。即便是造谣,也要看造谣的事实,其为何要造谣呢?只是人们看惯了现实中的暗箱操作,对于执法者的执法总是心存怀疑,原因是什么呢?面对强力机构或者任何公共机构的不作为,难道公民质疑的权利都没有了吗?公权力必须经受质疑,而且他们应该只有解释权,而无报复这种质疑的权力。可以说,质疑是人类文明和进化的基础和原动力。没有或者不去质疑,人类将终于无法摆脱愚昧和野蛮的桎梏。
著名评论家长平撰文指出,法律用语应该尽量客观中立,不带太多情绪色彩,建议从法律文本中取消“谣言”一词,可代之以“不实信息”。而公民行使对公权力质疑的权利时,使用不实信息应当得到允许。如果每一句话都要做到准确无误,没有疑点,那么“质疑”这个“疑”字就无从说起了。
■在重建我们的国家之前,必须重建我们的道德
如果我们今天像医生一样,谈现代中国社会的思想文化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归根到底也是为了通过对这些病症的发现、诊断、治疗。所以我希望这样的出发点,能够得到大家的充分认同。
如何重建中国的国家意识形态,我认为在政治意识形态层面,应该公开承认我们接受自由、平等、人权、民主、宪政这样一些普世价值观念,作为政治改革的目标,回到人类共识价值。完全靠儒家文化,不是我们的出路。
但是,在我们目前的社会当中,由于金钱决定一切的作用和缺乏一个适当的制衡方,所以自私自利的思想和中国封建的思想兴起。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下,我们不难想象为什么社会道德会败坏。所以,当我们发现,金钱可能毁了家庭,爱情和生活的时候,我们应该警觉,我们要开始反思,我们需要反击!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