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与被和谐


  在60年国庆大典的政治背景下,很多事情都被和谐了。

  比如上访的群众少了,原因是全国各地的数以万计的警察设下了天罗地网,围追堵截外加守株待兔来阻止有冤屈的群众进京诉求。

  近日,河北宣称要构建“首都隔离带”将上访人数降至最低。何止河北,全国各地各级信访部门官员都几乎倾巢出动了,在稳定压倒一切的政治要求下,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可是更大的压力或者说是暴力却落在了信访群众的身上。只要不违法,他们都有人身自由权,也有到党政机关咨询建议权,可是他们却正在举国大庆之际,遭受监控、拦截、拘禁、遣返甚至侮辱和殴打。连刚刚加入公务员队伍的大学生也认为多数上访者精神都有问题,政府对上访者之冷眼无情令人恐怖。回想做学生的时代,我们是多么同情弱者,而今,连谁是弱者也搞不清了。

  比如,首都的安全有保障了,是因为京城警戒兵力密度大增,交通管制力度大增,逢车必检,逢人必查,逢疑必录,甚至所有进京的邮包信件都要拆封验身,北京如临大敌。

  国人虽然没有主张个人自由的优良传统,但倘若京城如此戒严,俨然围城孤岛,大家还是不去的好,想必安全部门内心是不喜欢“北京欢迎你”这首歌吧。

  比如,甲流不用担心了,因为参加国庆大典的游行军民都将注射甲流疫苗,坚决将甲流排斥在长安街之外。

  问题是观看国庆阅兵的市民、游客要不要注射疫苗呢?现在看来这些群众是不会“得幸”的,不仅因为成本,还因为可操作性太差。如此看来真是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有情却无情啊。

  比如,油价、气价、水价及所有物价都宣称在国庆之前不会快涨,以保障广大人民群众正常的生活,维护社会稳定。

  好像只有国庆的时候才需要保障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过了十一就没有人来管人民的死活了。再者,如果政府能够控制物价,那人民的政府就应该时刻为人民服务,切实解决绝大多数人民都面临的住房、医疗、教育、养老等民生问题,而不是仅仅在国庆期间才来点小恩小惠,做足了高高在上体恤民情的姿态;如果政府控制不了物价,外企、民企甚至国企都不听你的,就别在这里忽悠老百姓。

  比如,新疆的骚乱据说已经平息,乌鲁木齐的正常秩序已经恢复。而据亲历者透露,西安回民巷也发生了针刺事件,但热问题一定是被冷处理了,要不然咱们怎么不甚了解呢?

  六十年的新中国无疑是充满活力的,人民总体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从经济主导一切的视角来看,中国值得大庆。但是中国社会却潜伏着很多的深层危机,区域差距过大加重了民族矛盾的产生,唯恐中国不乱的各种政治势力趁机利用了民众的某种情绪,使得民族问题、宗教问题极难解决。中国人办事常常有这样的逻辑,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化不了的先搁置,搁置不了了再硬着头皮去处理。当下国庆稳定是头等事务,当然要这样来处理。

  被和谐的社会终归不是和谐社会,戒备森严的国庆也是变了味儿的举国欢庆。顺便问一下,今年国庆你欢庆吗?(国难日想到国庆那些事儿,让人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