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高度关注GDP,所为小康也被诠释为人均GDP“翻两番”,面对金融海啸,咱们的对策依然简洁地用“保八”标示决心和信心。
如此关注GDP,有深刻的历史根源和政治根源。60年中,前30年叫折腾,弄得民不聊生,低存量的社会财富只能靠加大流量来解决问题;从拨乱反正以来,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决定论根深蒂固影响着主流意识形态,GDP上不去等于没政绩。
但是当今虽然世界经历着金融危机,咱们遇到的实际上是社会危机,跟发达国家完全不同,甚至相反。比如美国银行业已经倒闭上千家,而我们的金融业却在危机中一枝独秀。我们的收入分配、财富占有失衡,大学生就业、失地农民就业,正是在GDP一路高歌猛进中累积起来的。
GDP作为衡量经济进步的缺陷已如斯蒂格利茨所言,无需多说;中国当下的严重社会问题,根本不可能靠增加GDP医治,一年来的“两松”政策演绎的经济运行轨迹是:信贷给国企,国企拿去炒地、炒房,股价、房价一路飙升。事实证明:保八无虞,保平安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