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开发设计革命的三大要求
刘伟雄(草树先生)
内容摘要:
如何才能满足消费者对家具产品的个性化审美需求,作者认为应该从三个方面进行创新:1、设计表现方式创新;2、材质、技术、结构创新;3、消费审美动机理论创新——发现消费者的潜在审美需求。
关键词:家具设计 家具设计创新 时装化家具设计 家具外观设计家具设计研究 家具产业研究 家具开发
一、设计表现方式的创新
目前,家具产品的设计手法还仅仅局限于功能结构、造型,以及非常单一的外表材质装饰方面。这种状况表明,家具设计者们的设计思维还局限在以产品——功能和传统上对产品表象的认识为中心,而不是以顾客的个性化需求为中心的传统设计模式中。也就是说,他们在设计过程中的思考出发点始终停留在功能结构和既有产品样式的概念中。
消费者对基于产品功能结构的多样化需求是基于其生活方式和文化的差异和变化而逐渐产生的。但是,这种多样化是非常有限和处于比较缓慢的变化中的。又由于家具产业是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产业,在产品功能结构的多样性方面,早就已经有了比较成熟和完善的发展了。所以,基于产品功能结构的创新空间是非常狭小的。
目前,我们都注意到现在市场上有不少产品在功能结构上也都存在一些缺陷。这种现象也表明,在功能结构方面,我们的设计师们目前更多的是需要好好学习、理解和继承传统家具文化,并用心观察、体会消费者的日常家居生活方式,而不是急于为创新而进行盲目的创新。
在家具产品的外表装饰设计方面,我们的设计者们总是在传统的,市场上同类产品中已经存在的色彩、图案、材质上去进行模仿或创新。这也就导致了市场中大量产品风格的雷同或过于近似,因而导致无法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潜在审美需求。
家具外观设计创新应该从服饰、家居小商品等以外观设计作为核心竞争力的行业学习,通过丰富的色彩、装饰和风格多样的面料的合理组合应用,给消费者创造出千变万化的个性化产品来。这种产品开发模式所带来的不仅仅是产品竞争力的提升,还有更重要的价值在于,它大大的激发了人们在审美消费方面的欲望,从而使消费者的消费周期大大缩短。对于相对饱和的家具消费市场而言,这无疑是进一步扩大市场需求最有效的方法。
目前,家具外观装饰材料通常都是由专业的家具配件生产商提供,传统思维使他们在材质和样式的开发上局限性很大。所以,家具设计者们在外观装饰设计上要么在配件供应商提供的样本中选择,要么自己投入较高的成本开发定制装饰件。而家具企业在开发定制装饰件时,也由于受到传统思维的局限而难于有所突破。
事实上,家具外观创新设计所需材料未必需要高成本的定制,也可以实现非常多样化和耳目一新的效果。答案就是——拿来主义。
拿来主义从哪里拿呢?在服饰、家居装饰、工艺品、日用小商品,等等以审美价值为主体的行业,可以直接拿来或略做加工就可以为家具外观设计所用的装饰面料、配件、图案等可以说是数不胜数。我可以肯定的说,具有较扎实的设计和审美功底的设计师只要认真研究一下这些行业的设计方法,再结合家具特点,在不增加多少生产成本的情况下是完全可以开发出比现在市场上的产品新颖和丰富得多的产品的。
二、材质、技术、结构创新---降低消费价格、使产品便于组装、搬运,并且更环保
从家庭生活的角度来说,家具显然是比家电更具有实际使用价值的产品,因此按理来说家具消费应该是优先于家电而且理应得到重视的的。不过,从目前家庭消费的普遍情况来看,家电的消费计划却是优先于家具并且更受重视的。这是为什么呢?
如果我们将目前的家具消费价格与家电消费价格相比,我们会发现如果按照体积来计算的话,同样大小的家具价格与家电价格相当。在一般消费者的成本观念中,家电是科技型的复杂产品,而家具是非常简单的传统产品,因此家具理应比家电的消费价格低很多才合理。正因为如此,在一般消费者的观念中才导致了家电相比于家具来说似乎更具有消费价值的认识。
家具产品目前的这种价格水平违背了消费者的价值/价格认知规律现状是必须得到改善的,因为家具产业要继续发展壮大就必须更好的满足消费者的要求,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那么,如何才能降低消费价格以满足消费者的价格要求呢?
家具产品消费价格主要是由原材料成本、生产管理成本、运输成本、仓储和销售场地成本,以及利润构成的。我个人认为,能够有效降低产品消费价格的方法除了需要提高企业生产效率、规模和降低利润率之外,还需要在满足产品性能要求前提下的低成本、环保替换材料以及如何让产品组装结构更易于反复拆装和包装体积更小等方面进行创新。
在生产材料的创新方面不要在思想上局限于在形式上模仿替换传统材料和技术,而忽略了家具的本质功能和消费者的价值认知观念。
易于反复拆装和包装体积更小的家具产品不但可以有效的降低运输、仓储和销售场地的成本,而且也是家具消费需求发展的大趋势,因为这是家具消费者不断年轻化和社会发展促使居民的居住流动性加大的必然结果。
另外,目前在家具以木材及其衍生品为主材的条件下,经过近十几年来的高速发展,如今已经对森林环境造成了很大的伤害,而且原材料成本也越来越高。在这种条件下,试图通过降低成本来降低消费价格的主观愿望自然是不合乎实际的。所以,要实现家具行业长期持续高速的发展,低成本的环保替换材料的创新就是非常必要的前提条件。
三、消费审美动机理论创新——为发现、预测目标消费群体的潜在消费审美需求提供可行性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时装化的产品开发设计模式使产品外观创新设计有了开阔的发展空间。但这并不代表按照这种模式开发出了的产品就能够受到市场的欢迎。因为,家具产品较高的生产、销售成本决定了它的市场供给量不可能达到生产、销售成本低廉的产品那样的丰富度。也就是说,家具产品个性化程度的提高是相对本行业的过去而言的,与时装等个人消费品比起来还是需要获得更大范围消费者的喜爱才能成功,因此不能像低成本产品那样可以任由设计师去发挥自己的个性,然后做出来先让市场去经验的。在这种情况下,家具产品外观开发设计之前的目标消费群体定位,以及他们的潜在消费审美需求的发现或预测就成为了产品最终市场表现成败的根本前提。
人的需求很多,并且可以无限发展。但从需求内容和满足效果来说,归纳起来也就是两大类——物质的(物理为中介的生理满足)和精神的(感观为中介产生的心理满足)。
人的消费需求内容主要受到人文价值观、供需平衡和科学技术,这三大因素的影响。具有在内外部经济环境因素的影响下不断变化的特征。但是,尽管如此,变化还是具有规律可循的。
一般而言,对于产品物理层面功能价值的需要,无论它是已经证实或潜在的需求,理解或解释它的难度通常都不大,必要时人类还可以通过同样是物理的科学仪器来发现或解释人类的任何物理性的需求,譬如对微量元素的需求便是如此。
然而,对于精神性的需求——譬如喜欢什么样的新音乐、新香味化妆品、新服装、新家具或汽车外观等等,绝大多数的消费者都是无法直接意识到和进行准确描述——以便为我们的设计师们指明方向的。
显然,对于产品物理功能的开发来说,问题的核心不在于消费者需求的发现,而在于如何实现产品性能与消费需求的对应关系。因此,基于物理性能的产品开发主要依赖于物理科学和技术。然而,对于产品的视觉等审美价值的开发而言,它的最大难点则刚好与产品物理功能的开发难点相反——它主要不在于如何实现产品的美学属性,而在于如何发现消费者潜在的(未被证实的)审美需求。
按照美国人本哲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内在需求具有由低层次向高层次追求发展的规律,即按照: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自尊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依次发展。而按照BICC(消费、品牌层次发展)理论,消费者在内外消费环境影响下的消费审美需求则按照:说明性形象→硬实力(人、财、物)形象→软实力(智力、管理、技术)形象→价值性形象→个性化形象(个性化)的需求依次发展。
当前,消费者对家具外观个性化的潜在需求主要指的就是比较接近于纯粹精神性审美的需求。这个结论的得出除了根据前面对消费现象的实证性分析之外,通过BICC理论中的计算方法也可以得出同样的结论。不过,无论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还是BICC理论,似乎对消费者潜在的审美需求都无法进行精确的解读和预测。这正是我们进行产品外观创新所面临的最大难题。
对于像服装、日用小商品等开发、推广、销售成本比较低的产品而言,依靠设计设计师自身对市场的估计或自我的主观偏好进行产品外观创新设计的做法对于一个行业的发展来说是可行的。因为这些行业的企业众多,设计队伍庞大,而每个设计师的主观审美意识毕竟代表了部分消费者的潜在审美需求。所以,通过向市场提供数量众多的不同外观风格的产品的做法总是能激发大量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尽管失败的产品比成功的要多得多,但失败产品带来的损失却微不足道,而成功的产品则创造了大量的需求,带来了大量的销售和利润。
然而,对于产品开发、推广、销售成本较高的行业而言,产品的丰富程度是无法与这些行业相比的。这也就意味着新产品的开发必须能够确保最大可能的成功,否则企业就有可能面临巨大的,难以承受的损失。而要做到这一点,设计师在着手设计之前就必须知道目标消费者群体的共同潜在消费审美需求是什么。
正如上面所说,绝大多数消费者对自身的潜在审美需求都是无法直接意识到和进行准确描述的,但又都是有规律的。既然如此,我们就必须寻找这些规律。而找到这些规律的前提则首先需要解答一个问题——审美的终极生命意义是什么?然后,我们还要据此揭晓各种消费审美需求的本质属性及其背后的产生机制等等。因为,正如我们今天的科学界普遍能够回答人的种种生理需求和产品物理功能存在的价值,才会发明出各种各样人造产品那样,产品消费审美价值的正确认知也是进行成功的产品外观创新设计的前提。
所以,①人为什么会有审美需求?②各种审美现象背后的本质是什么?③消费审美需求的发展规律是怎样的?④如何测算消费者在不同的内外部条件下潜在的审美需求?⑤各种审美需求在视觉表现上的主要特征是什么?——这五个问题是目前依次摆在我们设计学术界和设计界面前的五大学术难题和光荣使命。
作者:刘伟雄(草树先生)——品牌战略与消费动机哲学学者,对消费文化、消费美学、战略学具有较为深入的研究,现为广东营销学会战略研究会学术研究部长。
E-mail:[email protected]
通讯地址:广州市珠江新城花城大道南天广场龙庭阁1106房,5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