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高级人才究竟是缺钱还是缺房?


深圳高级人才究竟是缺钱还是缺房?

------需要政府对高级人才发放每人150万元的房补

/汪华斌

近日,深圳8名高层次专业人才获得首批住房补贴;首次发给的补贴额度为其购房补贴总额的30%8人共计发放303万元,剩下的补贴部分将在5年内逐月等额发放;其中五名国家级领军人才五年后将得到150万元住房补贴。这应该不是新闻,因为全国各地早就对院士类人才进行过举不胜举的天价奖励。然而在政府有钱的今天,我们想问的是这钱来自何方;是深圳市政府官员们自掏腰包的钱,还是依然慷国家之慨的钱。因为我们社会现在无论是政府官员或是政府的高级人才,全部都是我们社会‘先富起来’的人;他们不缺钱,而我们社会真正缺钱的是老百姓。为什么缺钱的老百姓没有人补贴,而不缺钱的人却千方百计地有人高价补贴;从车贴到房贴,这成了老百姓几辈子都难以赚到的钱;为什么,难道我们社会真的是执行‘马太效应’吗。

我们看到,深圳市于去年9月就出台了《关于加强高层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了以货币补贴为主、实物配置为辅的原则,逐步解决高层次人才的住房问题;并在今年630日启动高层次专业人才住房补贴的申请审核工作。根据该意见的规定,经认定的国家级领军人才、地方级领军人才和后备级人才;可分别按150平方米(两院院士为200平方米)、100平方米、8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标准申请享受各项住房补贴。

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社会的高级人才其实就是权力者;权力越大的人职称越高。正因为如此,我们政府的高级人通常就是退二线的高级官员;这包括我们的科学院院士也是如此。因为按照我们社会的原则,权力下的所有功劳全部是权力者的;如中石化的陈同海,就将中石化每年200多亿的功劳归到自己的个人头上;所以他才每天要公款消费40000元,而且还是国家级的高级人才。如果按照这个认定原则,深圳市认定的高层次专业人才859名;估计政府官员或退二线的政府官员为主。如果真的是这些人,实际在位时早就分配了住房;并同时得到了住房补贴。试想这些人的住房补贴意义何在,充其量只是再发一次钱而已;因为这钱本来就是国家的钱。

在这里我想到了《霍邱县出资6亿元人民币重金奖励一家民营企业》的新闻报道,说的是国家重点扶持贫困霍邱县,一年的财政收入也只有7亿元;但县政府却拿出6亿元奖励一家民营企业(安徽大昌矿业集团有限公司),而且还由霍邱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1次会议审议并批准。这是一个颇有争议的话题,因为这是我们社会典型的劫贫济富写照。一个年财政收入只有7亿元的贫困县,竟然能拿出6亿元奖励民企;这里面就是没有鬼也有鬼。本来贫困县要发展经济,就应该用这6亿元支持农民或扶持再就业;结果竟然要要统统给大昌矿业集团有限公司,说是大昌集团需要资金扩大再生产。如果说企业扩大再生产,这应该是银行的事呀;因为现在的信贷比较宽松,而且我们的银行也是钱太多。结果市场经济行为的银行贷款,竟然被政府如此慷慨而放弃了;这样的管理实在叫人怀疑动机。今天的深圳市政府也是如此,这些高级人才都是富人;为什么政府还要重金补贴他们。

如果我们的高级人才如同袁隆平一样能作出贡献,那么他(她)的成果奖励同样也是天价的;这样的天价奖励难道还不能买房吗。我们知道深圳是一个移民城市,真正买不起住房的全部是贫苦老百姓;这些人既没有住房补贴,也没有住房分配;他们又如何能解决住房呢。我们的政府官员肯定知道,深圳买不起房的不是这些政府官员和高级人才;而是深圳普通的技术人员和老百姓。这些人迫切需要解决住房问题,他们的问题由谁解决呢;难道他们应该由美国总统奥巴马来解决吗。因为我们现在的政府官员眼光全部在富人那里,就是有钱也往富人身上聚集。而奥巴马是一个贫民领袖,他的目光是穷人。现在的问题是我国的穷人也由他负责吗,不然为什么我们到处的政府全部是帮助富人。

中国社会很奇怪,现象奇怪;我们的管理行为也很奇怪,所以我看不懂深圳政府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