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与斯洛伐克之间的『天鹅绒分离』让历史学家、政治家动容。几千年来,不论中外,国家的统一与合并,都意味着流血与冲突。经过艰苦卓绝、你死我活的拼夺多年后,两方元气打伤,尚能苟延残喘的一方则终于统一的朝野,筋疲力尽的一方却慢慢蓄谋图『东山再起』,因此即使统一,融和相处也不是那么容易。同样,联邦国家或邦联制国家的分离也不少不了流血冲突,处于某些政治家的野心,底层人民遭遇到的艰难困苦则只有文学家的披露才能让人得知。故,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能以如此正式且和平的方式实现捷克与斯洛伐克的各自独立,是历史的一大进步,是文明发展的重要脚注。
这就是史上著名的『天鹅绒分离』,来源于1989年在捷克斯洛伐克发生的以基本和平方式结束共产党专制的『天鹅绒革命』。『天鹅绒革命』促进了捷克斯洛伐克的民主化与和平转移政权。在共产党政权崩溃垮台后,新政府推行的经济改革中,捷克与斯洛伐克之间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差距,一方面引起了斯洛伐克人的强烈不满,一方面也导致了捷克有了经济起飞的包袱----有个穷亲戚拖后腿。随着民主观念的深入人心和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民族自决原则,斯洛伐克出现了日益强烈的独立建国的主张。1992年11月23日,捷克斯洛发丝议会通过了联邦解体的法案。1992年的最后一天,联邦和平解体。1993年1月1日起,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国家分别诞生,捷克斯洛伐克的联邦体制瓦解。
但是,国人对斯洛伐克的所知甚少。对捷克的首府布拉格的一些情况可能如数家珍般了解,或者至少知道这个城市非常著名。但对斯洛伐克的首府布拉迪斯拉发了解情况可能就没那么乐观了。斯洛伐克只有区区的540万人,还不够广州常住人口的一半。国土面积不到5万平方公里,只有广东的27.5%,比宁夏还小。名副其实的小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不算大。就是这样的一个小国,也竟然有勇气与人口和国土面积以及经济实力远远超过自己的捷克分道扬镳。探究其中缘由,必须从斯洛伐克民族的历史遭遇与个性出发。
最初居住在斯洛伐克的是凯尔特人,公元前5世纪,他们开始被属于日耳曼人的部落排挤。公元1世纪开始至5世纪,斯洛伐克是罗马帝国的势力范围,同时这里发生了多次罗马人与日耳曼人之间边界战争。公元5世纪,随着大规模的民族迁徙,斯洛伐克人的祖先斯拉夫人来到斯洛伐克地区。公元7世纪中期,西斯拉夫人形成了部落联盟----萨莫王国,而斯洛伐克是当时的萨莫王国的中心。公元9世纪40年代左右,尼特拉公国的王子普利比那在今天的斯洛伐克和匈牙利建立了巴拉顿公国(公爵领地)。但巴拉顿公国很快就被大摩拉维亚帝国吞并。大摩拉维亚帝国是欧洲古国,创建者为莫伊米尔一世,目的是为了抵御西方日耳曼人的压力。公国经过几代领导人的建设下,逐渐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虽然名义上仍属于东法兰克王国,但丝毫不影响斯洛伐克人将大摩拉维亚帝国视为其辉煌的历史。大摩拉维亚帝国随着907年马扎尔人的入侵而没落,斯洛伐克遂成为后来的匈牙利王国的一部分。随着匈牙利归奥地利君主管辖(1526年),斯洛伐克于1526年又变成了奥匈帝国的一部分。当16世纪和17世纪,东南欧大部分地区被奉伊斯兰教为国教的土耳其帝国侵占,匈牙利王国实际的组成部分也只有现在的斯洛伐克。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了奥匈帝国的崩溃。战后的1918年斯洛伐克与捷克一起组建了捷克斯洛伐克国家。1939年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的3月14日,斯洛伐克在德国法西斯扶植下独立了,诞生了纳粹德国的傀儡国----斯洛伐克国。与此同时,纳粹德国占领了捷克全境。1945年4月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共同组成了民族阵线政府,在苏联的帮助下,同年恢复了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斯洛伐克是享有一定主权的自治区,两国再度合并。1960年,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改名为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加入了苏联提倡建立的华沙条约组织和经济互助委员会。1969年,实行联邦制,捷克与斯洛伐两个民族共和国享有平等地位。自从陷入苏联的控制下,捷克斯洛伐克境内就不太平----由『布拉克之春』到『天鹅绒革命』。1990年,国名改为捷克和斯洛伐克联邦共和国。1992年,捷克和斯洛伐克分道扬镳,于是有了文章最开始的一幕----『天鹅绒分离』。
斯洛伐克不是一方平静的土地,长期作为捷克的附庸,或者被日耳曼人、土耳其人、匈牙利人统治过,自己当家作主的历史加在一起都不到100年。但斯洛伐克人好像从来就没有放弃过独立的宏图。就像傀儡国这样被捷克人瞧不起的行径,很大程度能代表着斯洛伐克当地人民心中的愿望。
一战后,与捷克成了共和国,但依然作为捷克的附庸存在于共和国之中(只有一定主权的自治区),但这境况已经比历史的任何一个被统治时刻都要好得多。同时,生活习惯相近的捷克人也不至于让斯洛伐克人感觉到相处困难。但正如朋友一样,靠得太近,捷克人与斯洛伐克人都萌生了去意。此外,斯洛伐克曾经的『劣迹』也让捷克人感觉到这个朋友不太可靠,经济之间的差距使得斯洛伐克逐渐成为捷克的包袱。1969年的联邦制,足以让斯洛伐克人兴奋好一阵子。但是此前的共和制转换到联邦制,让斯洛伐克人更加感觉到与捷克之间的经济差距,尤其是他们觉得40年的工业化进程好像是一场骗局。
经济的差距和历史上的『过隙』,斯洛伐克人民的民族自尊心逐渐增强,历史上受过的欺凌也慢慢演变成一种民族主义----要求平等,要求民族自决,不寄人篱下----由此导致斯洛伐克独立的呼声越来越高。正如他们所说的那样,曾经他们对民族平等要求并不苛刻,宁可委曲求全,但时至今日,则需要拥有民族特点、语言、主权的独立国家。
捷克与斯洛伐克能以如何和平的不流血的方式『分家』,这与国际,尤其是欧洲的政治经济大环境有非常大的关联----全球化、欧洲一体化和注重和平解决问题,即和解原则。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昨天,捷克与斯洛伐克分道扬镳,今天,捷克与斯洛伐克在欧盟的圆桌上又走到了一起,谁又能确定明天他们不会再成立一个共和国呢?很大程度上,斯洛伐克绕了半天的路,发现自己独立后又走向了欧洲一体化,而这条路通往的却是国家的象征----民族、语言、主权、边界等逐渐消失的『欧洲共和国』。如果斯洛伐克独立的目的为了谋求民族新的历史,欧洲一体化是他们要的道路吗?
从斯洛伐克的独立,然后又走向欧洲的怀抱,这一定程度上显示了国家的概念的相对的淡泊,但民族与宗教的重视却是几千年从来不变的主题。民族和宗教能不能和谐统一,能根本上决定欧洲一体化走到什么样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