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减税运动与积极财政政策


  一、新一轮国际减税运动的挑战

  面对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如何继续有效地运用包括积极财政政策在内的宏观调控手段促进经济持续增长是摆在决策者面前的一大难题,而其中宏观税负水平的确定相对于财政政策的运用,正处于两难选择之中。在确定宏观税负合理标准时,不仅要考虑到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和财力,还要考虑到国际经济因素的重要影响,尤其是应对当前世界新一轮减税浪潮所引发的国际税收竞争的挑战。

  在当前金融危机影响加深、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国际资本市场也面临着新一轮的调整。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都在谋求通过各种方式吸引国际资本,刺激国内投资和需要,拉动经济增长,而税收工具则成为各国宏观经济调控手段的重要组织部分。当前的世界经济正在引发新一轮的大规模减税运动就发达国家而言,其减税的主要目标是刺激国内市场消费和投资,振兴经济;就新兴市场国家与地区而言,其减税主要是为了吸引外资流入,扩大生产,并解决金融危机过后经济重建过程中出现的资金供给的巨大压力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大量资金的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和现代世界市场经济所固有的供求矛盾的加剧,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新一轮的减税运动客观上造成了国际税收竞争的加剧。这说明,在新的经济环境中,税收政策越来越成为政府对经济管理的重要工具。

  二、应对国际税收竞争和积极财政政策的持续性

  我们应结合国际税收竞争的新态势,从税收在我国积极财政政策运用中的内在作用和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国际财税背景这一新角度,来研究当前积极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问题。

  从总体上说,我国执行以发债作为主要形式的积极财政政策在扩大内需、遏制通货紧缩趋势方面已经取得了重大成果。税收在近年来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运用与宏观调控中功不可没。税收收入的稳定增长为积极财政政策的运用提供了财力支持,实行鼓励投资与消费的一系列税收措施,出口退税体制的不断改进与运作也收到了良好的效应。

  在充分认识我国积极财政政策所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上,我们也应看到,从如何保持积极财政政策可持续性这一特定角度出发,特别是随着积极财政政策运用的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化,现有的政策组合选择中仍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现在的问题在于,从税收角度来考虑积极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我们要充分注重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对积极财政政策进行调整的必要性,清醒认识以举债为主要手段的积极财政政策可能积聚的财政风险,认真探讨对宏观税负水平进行必要调整是否会有助于积极财政政策发挥最大效应。

  三、税制改革和适度减税是当前保证积极财政政策可持续性的重要环节

  具体说来,运用一定减税方式来完善积极财政政策的组合,考虑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国际税收竞争加剧带来的外在压力,这一环境变化要求我们适当降低宏观税负水平。笔者认为,结合国际税收竞争的新态势进行税制改革和适度减税是保证积极财政政策可持续性的重要环节。其一,适当减税将有利于积极财政政策效应的更好发挥,税制设置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制度因素,一个良好、有效的减税方案可以增加企业的活力,从而在增加产出扩张经济的同时,使政府的财政收入取得动态的同步增长。其二,应将减税和规范税制的改革同步进行。针对我国当前现实,减税有可能在短期进一步加大我国的财政困难,因此,必须深化税制改革,规范税制,加强征管,有效保证必要的税收收入。其三,考虑到国际税收竞争的压力,适当减税,参与合理的税收竞争可以使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处于相对有利地位,是我国在经济全球化下对经济进行宏观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减税、规范税制和扩大公共开支相互配合、同步实施的做法将会加强政策实施的有效性与可持续性,体现政策工具相机选择的稳定性,从而提高财政安全度,并达到在中长期有效发挥财政调控职能的作用。

  在合理适度减税和规范税制改革的具体操作上,一是减轻中小企业所得税负;二是降低增值税税率,基本税率可从17%降到15%;三是减免高新技术产业税收负担;四是调整消费税税率,适当降低新能源汽车等耐用品消费税税率,适当提高烟、酒等奢侈品消费税税率;五是完善个人所得税制,扩大征收范围,实行分类和综合所得税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体系;六是在降低税率和取消个别税种的同时,适时开征一些新税种,如物业税、遗产税、环境税,以加强税收对经济的调控职能,保证基本财政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