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该富养还是穷养之争纯属舍本逐末


  子女究竟该富养还是该穷养?

李红丹 2009/06/17

前几天看《实话实说》里正在谈论一个话题:孩子该富养还是穷养。

听了大家的观点后,我不禁哑然。为我们这些所谓的成年人,所谓的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家长们,感到无比的悲哀,也为我们祖国的花朵们感到无比的伤心,更为我们的国家前途感到深切的忧虑。  

最可笑的是有个例子。说一位家长本来是富人,说为了教育子女,居然装穷17年。当这个例子举出来时,竟然还有好多家长站起来大举赞同。说这样让孩子体会金钱的艰辛,以免沉浸在富裕的享乐中,而不思进取,成为上代的附属品。

另外一个例子,有位嘉宾说只要他有财力提供的,孩子的合理的要求他都愿意满足。即使是需要买私家车去上学。关于这个观点台上台下竟然大多数人都大感疑惑,连连反对。

更可怕的一位嘉宾搬出哪位大人物观点:人要做人中人,不要做人外人。无论你有多好的条件都该让你的孩子降低到跟其他普通孩子一样标准和环境中。殊不知,正是这种中庸的观点才让中国“**家”那么凤毛麟角。而让美国引领风骚那么多年。  

其实,从大家争论的过程中,可以看出。我们的家长们完全还没有理解教育的真正寓意。因而,将曾经出现的娇生惯养现象的高帽盲目的戴在富裕的过错上。所以,从曾经刚开始富裕时,盲目的溺爱孩子而无条件的乱满足孩子的要求的极端又跨向不敢“富养”而装穷的所谓的给孩子一个正常的经济环境的另一个极端。  

我们的家长们应该正视这个时代的现状。无可厚非,我们这个时代在物质水平和财富上远远高于曾经无数个时代。但是,不是说富了反而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了呢?可以想想,在穷时孩子们需要的东西我们都无法满足。但是,现状富了为什么不去合理的引导孩子?将富有的物质转换成孩子成长的肥料呢?  

孩子其实也是个独立的人,他们也有自己的思想。我们要学会从小就尊重他们。特别他们自己未来的事情,更应该征求他们意见。我们成年人和家长没有权利盲目的掌控孩子的未来。的确,孩子太小,什么都不懂。但是,家长不小啊。我们在他们错的时候需要与他们沟通,引导他们到正确的路上去。

这样,无论是富养还是穷穷,那只是表层的皮了。没有任何争论的意义。因为,我们在正确的教育孩子,让孩子有正确和理性的思想。他们就懂得如何去运用富裕给予他们的优势,而不是歪曲的用财富去炫耀而让他们沉沦。

比如:那位嘉宾说在自己有能力的情况下愿意满足孩子开私家车去上学的要求。我认为这根本没有问题。既然车是代步的目的,我有这个能力为什么不开车节约更多时间?为什么不开车更方便自己也方便朋友?其实,这里最重要的教育是让孩子明白家里愿意给他配私家车不是让他拿去到同学之间去炫耀的。是为了给他代步。完全不要因为有私家车而摈弃贫穷的同学,而变得孤僻不与其他同学融一起。

这才是我们家长真正该争论的事情。就是要给孩子正确的教育和引导。正视财富的优势。而不是歪曲财富给孩子创造的优越。

当我们懂得尊重孩子,我们就可以在发觉孩子的潜力后,给予他们本天分能力范围内的养份。比如,孩子有艺术天分。我们家长又有足够的财力,我完全可以在假期带孩子去法国或意大利等等艺术的氛围给予他们高超的熏陶。

这就是我要说的。我们拥有什么样的财力就可以给予什么层次和档次的养份。我们条件越好,我们越应该能给予孩子更高级的教育。让孩子成长更优越。并不是什么装穷。不敢给孩子。

另外,还有一种观点。就是环境刺激欲望。

比如,我们本来有财力给孩子很好的环境去让孩子去实现自己的理想。你偏要装穷。这样的结果就是,孩子觉得自己很穷。那他们的第一目标就是解决生计问题。为生计去奔波。就不敢去想理想的。

比如,当我读书是就拥有私家车,那我未来的目标绝对是高于现在所拥有的财力。

这就是环境熏陶。既然时代的超速发展。我们本可以让孩子站在我们的肩膀上向上发展。你偏要,让孩子站在地上,从零开始,就像你们自己甚至你们父母那样去奋斗。然后,到最后让孩子奋斗一辈子也就混到你们现在这个阶层。

所以,我们成年人,我们家长应该清醒了。特别是教育界和我们的老师们。应该明白教育的真正意义。更应该与时俱进,什么样的时代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不能总用陈旧的老观念束缚后一代的发展。

教育的目的是让我们的后代更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