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打造 “资本市场发展强省”


     

日前,山西省正式向社会公布《关于加快资本市场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和《山西省资本市场2009年——2015年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旨在大力发展山西资本市场,推进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

规划明确提出:到2015年,山西境内外上市公司达到60家左右,同时全省资本市场融资累计数额要达到3000亿元,累计拉动银行中长期贷款5000亿元。并力争在6年内,完成五大煤业集团整体上市。这两个文件被认作是山西省第一个有关资本市场的指导性文件。

山西省从1988年大同证券成立、1994年发行山西汾酒第一支股票算起,截止2008年底,共有上市公司32家,境内27家,境外5家;有证券公司2家,证券营业部34家;期货经纪公司5家,期货营业部10家,全省通过资本市场累计直接融资644.98亿元。但27家境内A股上市公司只占沪深上市公司总数的1.69%,居全国23位;中小板上市严重不足,迄今为止还是零;期货、基金等要素市场、中介机构发展也很薄弱。总体发展比较滞后,在中西部地区尚处于中下游水平。

事实上,资本市场在山西曾经有着辉煌的历史,雄称商场五百年的晋商被誉为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鼻祖,在世界资本市场发展史上亦有重要地位,但随着晋商的逐步衰弱滞后,晋商的经营之道也逐渐失传。“在我国资本市场的开设期间,山西也未能迎头赶上,山西已经失去了利用资本市场发展带动全盛经济的许多机会。”山西省发改委副主任李永平坦陈。

资本市场在企业融资、促进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升管理层次、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优化社会经济结构中发挥的巨大作用早已成为各界人士的共识,其发展的程度也常常被认作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而此次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无疑又给处于转型期的中国资本市场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考验,“这是危机也是机遇,尽管不确定的因素很多,但山西要抢抓机遇,根据市场主体的需求,积极培育上市后备企业,把有限的资源变成现实。” 山西证监局局长申志杰说。

据山西省发改委有关人员介绍,目前山西省27家上市公司绝大多数没有进行过再融资,融资潜力还很大。此外,全省具有上市条件的企业至少有200家,其中进入上市资源储备库的已达90家。

2008年,资本市场发展第一次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列入了山西省领导分管工作中,同年7月成立了山西省政府资本市场发展办公室(简称资本办)。资本办主任王华表示:“尽管山西现在处于落后水平,但我们要实施转弯超越,打造中西部资本市场发展强省。”

如何加快山西资本市场发展?山西省开出“六大工程”的药方。具体包括:“上市公司优化工程”、“区域发展奠基工程”、“中小企业快车道工程”、“高新技术企业创业工程”、“五大煤业集团整体推进工程”和“金融创新工程”。其中,媒体最为关注的当属“五大煤业集团整体上市”。

资料显示:五大煤业集团煤炭产量占山西省1/2以上,随着煤炭资源整合的推进,未来五大煤业产量占比将要提高到70%左右。王华认为,五大煤业集团不实现整体上市,就不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要推进五大煤企做大做强,唯一出路就是发展资本市场。进而提升“山西板块”、“煤焦板块”在中国股市的整体形象,从而争得国际煤炭市场话语权。

此外,山西省政府为促进资本市场发展,将实行多项优惠政策,包括实行上市公司土地优先供应制度,加大政府资金支持力度,实行优惠的金融政策,优先办理企业在上市过程中的各项手续等。同时,将开辟企业上市“绿色通道”和“安全通道”,加快上市速度,降低境外上市成本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