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成“官车”,将加剧官民割裂


日前,宝马汽车首次入围中央国家机关汽车协议供货商名单,这意味着,国务院、中央各部委、国务院直属部门和中直机关今后将开始招标采购宝马汽车作为政府公务用车,世界顶级品牌宝马成为中国“官车”。(6月9日《中国广播网

这则消息给笔者带来的第一反应就是:中央国家机关未免也太浮华了吧?“宝马”作为豪华车的代名词,人民公仆普遍使用合适吗?

首先,中国官老爷“坐轿子”的形象是千古流传下来的,中国人因此也把官员乘坐的机动车称之为“轿车”,这是官本位的象征。

而“宝马”车自来到中国后,一直是以豪华、高贵、价高展现在老百姓的面前,乘坐宝马车被视为富贵和身份的象征。

和老百姓具有鱼水之情的中国官员,本来应该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各级政府官员“轿车”的配备却是越来越多、越来越豪华。本来,中央1999年发布的《关于调整党政机关汽车配备使用标准的通知》的规定:部长级和省长级干部配备排气量是3.0包括3.0升以下的,价格在45万块钱以内的轿车,副部长和副省长级干部采用的是3.0,价格在35万以内的轿车,党政机关的其他公务用车,一般排气量是在2.0以下,价格在25万元以内。

可随着中国民主汽车品牌的崛起和关税税率的大幅度下降,目前这个标准下的汽车配置,其实早就在这10年间提高了一倍以上。

汽车降价了,但官员配备汽车的价格限制标准却没有做相应的调整,这其实是国家有关部门对公费购车的怂恿。

具有完全自主产权的奇瑞、吉利、比亚迪汽车,单价10多万元的品牌质量早就超过了10年前单价25万元的合资品牌车,为什么当今的官员,就不能乘坐比10年前单价25万元车性能更好但价格仅为10多万元的民族品牌汽车呢?单价10多万元级的奇瑞、吉利、比亚迪汽车,官员坐在上面真的就那么掉价?

中国官员总是喜欢给下属做爱国主义的教育,台上的侃侃而谈有时候还真的令人激动。可他们却就是不喜欢学习韩国政府官员那样自觉使用民族品牌产品,即使是在国外口碑不错的民族轿车,他们也不愿意使用。

一些官员会借口说,目前民族品牌质量还不过关,使用会影响工作。可当大家看到一幕幕老牛拉“宝马”的画面时,又作何感想?此外,中国这么多的官员,整天究竟在忙些什么?为啥比人家“一正一副”体制下的官员更忙呢?中国官员日理万机,可忙的都是“为人民服务”吗?更多恐怕还是在内耗,甚至是利用公车在做慰问“二奶”、“三奶”的勾当。

在当前社会保障体制极为脆弱、失业人数大增、教育投资严重不足、贫富差距渐渐扩大等影响社会和谐因素不断增长的情况之下,政府一年花800亿元购买公车就已经显得过于奢华了,和中国民众的平均生活水平极不相称;而在一个“仇官”现象较为突出的背景之下,将豪华、富贵、价高的宝马列为“官车”,将不可避免引起民间的反感:官员为什么要显摆富贵?为什么拿纳税人的钱不当钱?

此外,中国官员让“宝马”当“官车”,也让高调支持民族品牌的那些豪言壮语成为谎言。

因此,“宝马”车变成“官车”,将导致官民关系的加速割裂。

 

 

特别推荐《部级色官、贪官专辑》网址:
陈绍基和王华元,谁牵出了谁?
我的相关文章:
单价25万:安徽公务用车品质又提高啦
呼吁:借奥运东风,裁公车一半
两会e案十二:建议大幅度下调党政机关汽车配备标准
是拍卖闲置车,还是公车升级?
新闻链接:
宝马首次入围政府采购名单 将成为政府公务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