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连冠”的背后


  “五连冠”的背后

  

  工人日报特约通讯员 李嘉全

  

  当得知自己获得工人日报优秀特约通讯员“五连冠”时,心情可谓百感交集,有激动有惭愧,有甜蜜也有涩味,面对成绩,我在心中深深地感谢工人日报社的领导、老师们,感谢那些在我人生道路上给予了许多帮助的师长和朋友们。

  做文要象做人那样诚信

  自92年开始当通讯员算起,至今已有16年的历史。十六年间,我先后在工人日报、人民日报、法制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科技日报、湖北日报、湖北日民广播电台、人民铁道等国家、省、部、局级等各级新闻媒体发表新闻作品1000余篇,有多篇作品上了报纸的头条并获奖。每当翻开剪报夹,欣赏自己的作品时,心中总有“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的感觉。而那篇刊登在工人日报七版头条的《襄樊工务段“民心工程”聚“民心”》稿件让我终身难忘,也正式这篇发表工人日报上的“处女作”,让我明白了“做文也必须要象做人那样诚信”。

      那是1998年2月的一天上午,我到当时的党委书记程卓的办公室里送文件,当时,程书记正跟几个支部书记谈工作上的事,谈着谈着,程书记说的一个故事细节引起了我的注意。原来,武汉有一个企业的工会主席到工务段来取经,在党委书记办公室里,这位工会主席说你们的办公室也不装修装修,搞得太简朴了……。听完这个故事,我觉得这是一个好的新闻素材,这里面肯定有一条“大活鱼”,但从何处下手钓鱼呢?回到办公室后,我忽然想起我们党一向提倡“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主张,又利用工余时间跑到下面的几个领工区和班组找职工了解情况。一走进沿线的车间和班组,我仿佛走进了另一个天地:几乎所有的班组和工区窗明几净、鸟语花香,同段机关简陋的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于是,我利用一个晚上的时间,收集整理了所有素材,又对程书记进行了深入采访,第二天上午,我一气呵成,写出了1000余字的新闻,文章的引题为:“大机关简陋寒酸 小班组典雅富丽”,主标题为:襄樊工务段“民心工程”聚“民心”。

  但由于是第一次向工人日报投稿,也不知道哪个版面会用,就干脆打印了两份,通过邮局分别投向该报的七版《政工新视野》专栏(当时的编辑为戚廷瑞老师)和三版编辑室(当时的编辑为高晓林老师)。1998年2月15日上午9时,段调度室的一位师傅喊我接电话,说是工人日报打来的。我敢忙放下手中的活计,小跑着进了调度室,心情激动地拿起电话。电话是高晓林老师打来的,他先询问我是否向工人日报投过稿,当我回答是的时候,高老师委婉地批评了我以后不要“一稿两投”,他告诉我,投给工人日报的那两篇同一内容的稿件,两个版面都准备在同一天采用,如果不是早上的“碰头会”,后果将不堪设想。

  放下电话,心情顿时变得沉甸甸的,要知道:“一稿多投”是新闻界之大忌,这是一条重要的新闻原则。自己投向工人日报的这篇稿子不仅彻底泡汤了,而且今后的稿件也别想再上工人日报了。在懊悔、自责中我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第二天,昏昏沉沉的我走进了办公室,当翻开工人日报时,我惊呆了,我惊讶地发现,自己投给工人日报的那篇新闻稿被醒目地刊登在七版的头条位置上,而且自己苦思冥想制作的引题除了改动一字外,主标题和导语部分几乎保持了原样。

  时下,我们的社会都在提诚信,“诚信”作为一种精神或理念,其实就是一种稀缺的资源,可以说,人一旦失去诚信,就会迷失方向,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作为工人日报的一名特约通讯员,这件事让我思考良久,做人讲诚信,做文如同做人一样,也必须要讲诚信。只有诚信于她,才能有秋天的收获。

  累并快乐着

   “文章憎命达,鬼魅喜人过”,意思是说富贵顺达者写不出好文章,而那些命运多舛、痴情不改的痴迷者却能佳篇迭出。的确,要做好一篇文章,首先就得劳其筋骨、苦其心志,饿其体肤,于得意之间,疾书奋笔,于失意之中,激扬文字,思索之中顿悟出几分人生哲理。

  从98年首次在工人日报发表作品到成为工人日报特约通讯员的10年间,自己先后在工人日报发表文章50余篇,尤其是2003年以来,先后有三篇作品连续三年分获工人日报通讯员年度好新闻二、三等奖,如2003年撰写的《职工的牢骚说明什么?》获二等奖、2004年撰写的《襄樊打造“养路明星”》获三等奖、2005年撰写的《一角钱的小事值不值得“小题大做”?》获二等奖。2006年写的《面对旅客的一记耳光》、07年写的言论《“谐音”也该有个规矩》等也上了工人日报其他版面的头条。

  作为一名新闻写作爱好者,又身处基层,怎样才能提高上稿率,出好稿,上大报?10多年的通讯员生涯,使笔者感到,要在新闻报道工作中获得成功,秘诀有四:

  资料仓库觅“宝石”。新闻工作就其主要方式来说,是一项写作的工作。写作要有材料。事实是一种材料,背景也是一种材料,这都要靠平时细心地观察和长期的积累。对于记者、通讯员进行新闻写作来说,临时性的采集材料是必要的,但要写出有深度、有分量、有影响的稿件,在材料问题上,必须要精心地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仓库,有计划地持续进行收集工作。

  记得刚搞新闻工作时,由于没有养成积累材料的习惯,每次都是现采访、现写作,稿件一发出,采访的东西就扔进了废纸箱,致使写作水平长进不快,报上刊登的几乎都是“豆腐块”新闻。如何尽快提高新闻写作水平,将“豆腐块”做大?在学习了大量的新闻业务书籍和众多成功者的经验后,我感到:要使新闻报道出彩,必须积累丰富的资料。资料愈多,就能发现越多线索,发现问题。

  2003年初,在包保工区检查工作时,看到不少职工情绪不稳,工作干劲不足,有的职工甚至通过电话找到段长、书记发牢骚。为切实解决让职工牢骚得到发泄,段党委实行党建工作创新,向全段干部职工公开发出“不计较牢骚话的难听与否、不计较牢骚话的多与少、不计较牢骚话的对与错”的承诺,并分片定期参加领工区、工区的“牢骚会”,面对面地倾听职工群众的牢骚,或现场解决或制定对策期限解决。当时,我感到这里面有文章可做,但觉得时机尚不成熟,就试着把采访收集到的材料贮存起来。直到有一次,一个领工区向段长、书记发出邀请,请他们参加工区的“牢骚会”的时候,我感到时机来临,凭着积累的这些材料,又作了一些补充采访,写出了一篇《职工的牢骚说明什么》的新闻,6月25日工人日报七版头条刊用后,在铁路系统和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该文后来获得年度通讯员好新闻二等奖和郑州局“火车头杯”好新闻三等奖。此后在工人日报刊发的《襄樊打造“养路明星”》、《一角钱的小事值不值得“小题大作”》等多篇获奖作品也都是资料累积的产物。

  精雕细琢造“精品”。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生动是作品的“灵魂”,一篇好的新闻作品需要用心来雕琢,才能吸引编辑、吸引受众。可以说,自己在工人日报等国家级发表的每一篇作品都是用心雕琢的。

  一是用心制“标题”。新闻的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新闻的“浓缩体”。精彩的新闻标题应该是:简洁、明快、生动、形象、多变,有血有肉,善于煽情,让人过目不忘,回味无穷。这些年来,我注意在标题上下功夫,注意从古典诗词、歌曲和文学作品中吸取养分,注意多用动词,制作了不少让人过目难忘的标题。如我制作的“找点空闲 找点时间 学学业务 练练技术(肩题);襄樊工务段‘21世纪育才工程’显神采”(主题),肩题就是听了歌曲《常回家看看》后参考制作成的。这篇文章先后在工人日报发表后,人民铁道报、湖北电台等报台又纷纷予以转载,除了主标题改动个别字外,肩题几乎都未改动。制作的“工人‘特使’进机关”的标题,是我从“联合国特使”这一事件中受到的启发,该文在《法制日报》发表后,标题没有改动。

  二是用心写“导语”。美国新闻学家赫伯特·里德说:新闻导语是新闻的生命所在。导语是消息的开头,它用简明生动的语言,把新闻中最重要或者最新鲜的事实加以提炼,概括和展示在开端部分,以唤起读者注意,继续读下去。古人所谓“起句当如炮竹,骤响易彻”,“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就是这个意思。导语写的是否精彩与活泼,直接影响着人们的阅读兴趣。新华社著名记者郭玲春老师的描写式导语就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写的很多消息和通讯的导语都是采用描写式的,如发表在工人日报上的《襄樊工务段‘21世纪育才工程’显神采》一文中,导语是这样写的:“在襄樊工务段桥梁领工区支部书记巩汉朝的办公室里,刚刚脱下工装的大桥一班、二班的5名年轻职工正围坐在一台电脑旁饶有兴致学习着电脑。您看到的这个场面,只是该段实施的新世纪‘育才工程’的一个缩影”。这则导语和标题一样受到了编辑老师的肯定。还有发表在《法制日报》上的《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导语为:每逢双休日,一大早,湖北襄樊铁路分局六里坪电力机务段的职工便拿着书本出门了。他们三三两两向段教育楼走来,或搭乘单位开往十堰市的大客车朝自修、函授大学的授课点奔去。夜幕降临,家属区、段图书馆和职工单身宿舍里,又传出了朗朗的读书声。这声音,和着电力机车那雄浑的长鸣,不时在山乡的夜空中回荡……。这些导语,在报纸上刊载时,几乎没有改动。

  三是用心造“结构”。新闻的结构形式好比衣裳、家具,只有推陈出新,时时创新,才能给人以赏心悦目、百看不厌的感觉。但如果我们写新闻一提笔就是“老三段”;写经验消息不是首先、其次、再次“,就是“一是、二是、三是……”,这就把新闻报道写成了经验材料,毫无新意。在写消息中,我尽量避免将消息的结构写成经验材料。如法制日报上发表的《工人“特使”进机关》、工人日报上刊发的《襄樊工务段“民心工程”聚“民心”》等作品,笔者认为就是一种比较新颖的结构形式。

  沉入现场抓“活鱼”。2006年9月28日工人日报七版头条刊登了《面对旅客的一记耳光》上千字加有编辑点评的新闻。这就是我调入武汉客运段后深入现场采访后抓到的第一条大“活鱼”。

  事情是这样的:8月21日23时20分,由信阳开往北京西的2090次列车运行到漯河至许昌区间,列车长翟普升带领列车值班员万传刚查验车票至16号车厢时,发现一名由驻马店上车的儿童已经超高,按规定必须补办儿童票。

  当小万耐心地向小孩父母宣传政策,要求其父母补票时,却遭到了百般阻挠。经过苦口婆心的劝说,小孩的父亲终于答应交付应补票款53元,随后从口袋中掏出100元钱递给万传刚,小万接过票款正准备找钱时,坐在一旁的小孩母亲却突然暴跳如雷,“啪”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在他的脸上,火辣辣的疼,打人者仍旧一副誓不罢休的样子:“俺就是不买票。”车厢里顿时安静极了,旅客们都屏息凝视万传刚的反应,只见他含着泪,将钱找给小孩的父亲后默默转身离开了……

  当时,这件事车间是作为一般信息上报到办公室的,看到这篇信息后,我立即联想到发生在公汽部门的“委屈奖”等事例,决定和同事进行深入采访,在与当事人、与职工的接触中,大家对这件事可谓褒贬不一、议论纷纷。于是,通过深入采访,我把主题定位在“提高服务质量与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寻求最佳平衡上,这与中央提出的“和谐社会”和段党委的做法十分契合。文章完稿后,得到了报社编辑的充分肯定,工人日报很快加编辑点评在显著位置刊登。随后,新华网、人民网、中国网等多家媒体纷纷予以转载,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这件事告诉我,“通讯员要有较快进步,一定要深入生活”。只有沉到现场,才能抓到“活鱼”。

  研究报纸屡“中靶”。通讯员不研究报纸、不爱看报是不能提高写作水平的。我是铁路系统的,在研究报纸中自己发现工人日报是面向三工的定位,和铁路运输既是三工一部分又是服务三工的窗口恰恰是有机的融合。对此,我找准定位,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报道问题,不仅提升了自己所在运输企业的社会形象,也使自己的政策理论和新闻采写水平有了质的飞跃。

  当然,研究报纸过程实际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要研究报纸版面、专栏风格。如政工视界、职业道德、工会新闻、读者来信等版面的编辑老师和版面风格各有特点,针对性强,结合版面投出的好稿命中率肯定高。像工人日报政工视界版面,风格独树一帜的,喜欢有争议性的稿件。如曾经刊发的《“轻伤不下火线”引发的思考》,说的就是一名火车司机带病坚持作业,晕倒在工作岗位上,由此引来这种精神是否值得称颂?这种的行为值不值得倡导的争议?参照这种模式写出有特色的稿件,报纸肯定能用,如自己06年9月发表的《面对旅客的一记耳光》一文就是例证;第二层要多研究报纸上刊登的好文章。像铁路系统每年在工人日报都有大量的稿件刊出,每次上网或读报看到有关铁路的稿件我都仔细拜读,并下载保存认真研究,如洛阳机务段张先锋、中铁十一局的郑传海等在工人日报发表的文章让我受益匪浅。如郑传海同志去年7月5号发在工人日报七版头条的《生产一线需不需要宣传员》的消息,得到了中宣部新闻局的好评,给我的启迪就很大。

  常怀感恩之心

  感恩,是一种心态,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歌唱生活的方式。

  在任工人日报特约通讯员的几年间,频繁的工作变动,生活的不尽人意,尤其是父母的相继去世,几乎给了我致命的打击,让我倍感人生的坎坷、生命的脆弱、命运的无情。但我始终能以一种感恩的心态面对人生的各种际遇,以不懈的努力来回报着那些给了我关心、爱护、鼓励和帮助的高晓林、戚廷瑞、兰海燕、李元程、白青峰、周兴旺、郭萍、韩彦华、王凌、邱键玲、陈晓燕、尹晓燕、李谨等众多的编辑老师以及张先锋、郑传海、高君波等朋友们,正是他们,让我有了挚爱写作的动力和上进的信心。

   说真的,我这个特约通讯员是十分不称职的,优秀特约通讯员都“五连冠”了,除了参与承办并参加了一次华中、中南片的通讯员联谊会外,自己不是因为家庭变故就是因为工作变动等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没有出席通讯员年度的表彰会,一次又一次地失去了与报社老师和同仁们交流的机会。即使是这样,报社编辑和通联部的老师们依然一如既往地给了我这个不称职的通讯员莫大的关心与帮助,这,既让我惭愧,更让我心存感激,只能以不断的努力来感恩回报了。

  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感恩便成了与生俱来的本性,也是不可磨灭的良知:感激养育你的人,他们给了你生命;感激教育你的人,他们开化你的蒙昧;感激关怀你的人,他们给你温暖;感激鼓励你的人,他们给你力量。甚至,感激欺骗过你的人,他增进了你的智慧;感激伤害过你的人,他教会了你的独立。

   也许,唯有感恩,人生才能更丰富,生活才能更明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