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插上了兴趣的翅膀,人的潜力和积极性就会得到极大地发挥和张扬。所以,我们做任何事情要以兴趣为内因,才能促发外因起作用。小学体育课也是如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生成一堂生动、有趣、精彩的动态课堂呢?这是每一位体育工作者探讨的课题。在这里我谈一点个人的浅知拙见。
1、 情景激发兴趣
兴趣是人对认识和活动的需要的情绪表现,能使人对客观事物产生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在体育方面很重要,对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和高尚的情操很有好处。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
体育兴趣是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基本动力之一,它影响着学生参与具体活动的方向和强度,体育兴趣与体育学习活动效果常常成正比的。我们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间的互动关系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一节体育课的开始是热身活动,因此,在热身活动中就要勾起学生的悬念,让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强烈的期望、探究的心理。在这种动力的驱使下,学生便会以积极的态度进入最佳状态,待到悬念解开,学生既牢固地掌握了技术动作,又体验了学习的乐趣。如:利用情景教学给小朋友设计他们感兴趣、喜欢的东西,如小狗、小兔、小鱼、大象、老虎之类的动物姿态。也可以让小朋友来设计,由设计者做一回,老师带领全班小朋友进行模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师生共同参与完成的模仿、相互交流,把各种姿态模仿的活灵活现。这样的准备活动,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做到了上好体育课的“准备工作”
2、自主练习、合作练习来激发兴趣
自主练习、合作练习是指学生自己独立学习,与同学老师一起讨论、练习、合作、交流、再练习,以实现教与学的互动。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显,创造性的解放。对老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通过师生间、生生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以及学生的自主学习,将被动学习变成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动眼、动手、动脑、动口的学习活动。结合教材实际,把教法和学法作为一个整体,以此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具体是:
首先,要引导学生观察。引导学生观察示范的不同点,让学生初步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然后教师再示范,提示学生观察重点,然后指导学生探索。在学生初步了解动作的概念后,鼓励学生大胆体验动作,模仿练习。这时的模仿练习是让学生自主的练习,教师只需要对动作不正确的学生进行指导,而对于其他的学生让他通过观察思考来体验动作,从而达到熟悉动作。再次是鼓励学生交流与合作。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性格、爱好、特长以及学生的自身需要,尽量选择实用性、趣味性、健身性较强的教材内容,让学生在平等、民主、自由的环境下进行相互学习、合作,鼓励学生大胆去尝试。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去面对错误,。发现错误,就是为了改正错误,避免再次错误。
3、角色转换,创新运用——成功激发兴趣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中心,教师由一味地细致、周详、一丝不苟地牵着学生走,牵着学生走向教师已设定的各种练习中,牵着学生机械地在练习中兜圈子。一旦离开老师,什么也不会了。角色转换是从“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学为中心”。教师应将有限的时间尽力能多的开放给学生,改变以往单单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局面,还给学生自主练习的时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体验运动的乐趣,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自愿地参与到各种锻炼中。同时,教师与学生之间构成一个互动的空间,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自主地参与锻炼。
创新运用是教师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技能后,鼓励学生体验、创新。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结合想象创造出新的东西。想象是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成新的形象的过程。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让想象插上翅膀,让学生驰骋于想象的空间,无疑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创新空间。”例在教授低、中年级韵律舞蹈时,当学生基本掌握舞蹈动作时,教师可创新性地安排一个创想练习,放上一段音乐,让他们随音乐节奏自由地想象,想象一只小白船在蓝蓝的天空里轻轻飘荡,广寒宫里飘来了桂花的幽香…………于是,一套完整的集体舞便在学生的想象中不经意地诞生了。
在韵律活动的学习中,学生的想象力越丰富,其舞蹈动作的表现力、感染力愈强,而创新的空间也就愈广阔。
除了上述三种激发兴趣的方法之外,其实还有更多的方法等待我们去探索和发现。人的创造力是无穷的,当我们真正将课堂视为学生创造个性,挖掘潜质,发挥能力的地方,真正的将学生的发展当作第一要义的时候,我们一定会有更多的方法将我们的课堂演绎的精彩纷呈。
兴趣演绎体育课的精彩
评论
3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