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经济:我们经历了什么》(2001年12月)


2001年12月

  由于就在前一天,美国商务部将2001年第三季度经济增长率从原先的-0.4%修正为-1.1%,布什总统的脸色显得有些难看。
  12月1日他在每周一次的例行广播讲话中恶狠狠地说:“‘9·11’恐怖袭击沉重地打击了我们的经济,他们伤害了我们的民航、饭店和餐馆业,损害了消费者和企业的信心。现在我们应当大胆行动,保护美国的经济安全。”当然,他这是在积极寻求美国乃至世界人民加强美军对阿军事行动的“理解”。
   可是,经济安全所受到的威胁不仅仅来自于国外。第二天,总统和他的人民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安然公司12月2日正式向法院申请破产,人们眼睁睁地看到这家美国名列第七的公司的股价上演了一场颠峰“蹦极”,而其“脚脖子上”竟然没有拴上绳索!申请破产时,安然股票价格约50美分,这是一个典型的垃圾股,而年初它每股最高达到了90.75美元。
  对于“肝脑涂地”的安然,英国《金融时报》代美国人作了个总结:“融资过度、传媒和华尔街的竭力宣传以及投资者的轻信共同吹出了一个大泡泡”。
  12月11日,格林斯潘进行了2001年的第11次降息。虽然,道琼斯指数因之只上升了0.1%,但格林斯潘一年来的工作显然还是得到了肯定。“以其2001年以来摆脱经济危机大手笔和‘9·11事件’后稳定全球市场的不懈努力”,格林斯潘一举夺得2001年度最佳财经新闻人物,这也是他1998年来第三次荣获此项桂冠。
  评选还在继续。12月24日,纽约市市长朱利安尼被《时代》周刊挑选为第76位年度风云人物,该周刊编辑在解释选“朱市长”的原因时显得很动情,“……因为他不眠不休,不为包围着他的伤痛而退缩”这样的措辞差点儿让人以为是在选劳模而不是在评选“本年度对世界影响最大的人”。
  说实话,朱利安尼的当选还得感谢纽约市的一位不知名的小人物,因为评选开始前,他公然宣称:“如果选的是本·拉登,我就再也不订《时代》杂志”。
  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有趣的圣诞节,纽约的人们纷纷以旅行为名离开,尽管一位善良的人已经连续几天在纽约散发钞票。
  直到圣诞节前夜,美国的零售业依然表现疲软,但网上销售却“一枝独秀”。
  “人们在艰难的时刻更喜欢幻想”这句话看来没说错,亚马逊网站上最热卖的商品首推《哈利·波特》系列丛书及其相关产品,很可能有越来越多的人会认为:哈利·波特会飞的“扫帚”除了有点儿“硌”屁股外,安全性肯定优于飞机。
  一家就业服务公司第二天就打消了美国人圣诞节的“好心情”,它公布的统计数字表明,由于受经济衰退和恐怖袭击的双重打击,美国2001年共有100多万人“下岗”,这是美国12年来最高的年度失业人数。
  而这毫不影响NBC女主播库里克拿到1400万美元年薪的签约,她由此成为了美国电视史上薪水最高者。作为一名新闻从业人员,她心里明白:这笔钱足足可以养活近2000千个处于贫困线左右的美国家庭。
  岁末,美国钢铁业陷入困境。典型例子便是俄亥俄州最大的钢铁公司LTV的倒闭。有90多年历史的LTV公司位于俄亥俄州的老工业城克利夫兰,它的倒闭意味着又有4000个高收入工作者加入下岗的行列。
  有人认为:这是一个没有及时脱掉老经济外套、寻找高技术增长点地区的必然遭遇。而另有一个观点颇具建设性:“当地的文娱生活环境太过于传统保守,难以吸引到‘热情奔放’的年轻高技术人才”。
  一位专家说:“今年可以被写下的糟糕故事简直是太多了。”这似乎成为了美国2001年的“完美”注解。
  59名经济学家在回答《商业周刊》进行的“2002年展望调查”时表示:“我们即将迎来的是治愈创伤的一年,未来的时间里,我们将试图从二战后的第10次衰退中摆脱出来”。
  而著名经济专家盖依尔·佛丝勒给了美国人以信心,她估计,未来18个月全球经济增长率将为2.2%-2.6%。佛丝勒曾两次被《华尔街日报》评为“最准确的经济预测专家”。
   美国人肯定希望这位女士能第三次当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