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经济严重的衰退情况下,在第一季度中国GDP增速继续下滑至6.1%,这已经是很不错的。中国为了保持经济持续地增长,增加了国内大量的基本建设和大型项目的投资,加强拉动促进内需,如电器下乡,各地提供消费卷,这些政策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出口驱动经济是很重要的一环。中国外汇储备量较大,也有意为国内需要起作用。中国最近几笔的贷款换石油,以及到海外收购资源性公司,这是为了经济复苏做好前期准备,是很好的投资策略。如果再利用中国资本贷款给海外公司,让海外公司更多地采购中国制造产品,增加出口,这可能是中国经济复苏最直接迅速地体现出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秘书长、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预测: “近期中国外贸出口可能还要继续下滑。” 中国可以协助外贸出口,不仅可以给予出口退税优惠政策,也可以有其它的方法帮助中国中小企业出口。中国已考虑把地方上承担的7.5%的出口退税由中央来负担,而对一些信誉好、长期合作的出口交易对象,出口信贷方面可提供一些支持,包括给予付款延期,为出口企业提供出口信用保险,也可以提供买方信贷与进口商共渡难关。本文简单地介绍如何在现阶段协助中国增加出口,即帮助中小企业出口,同时也在世界上建立良好的中国形象,是一石二鸟的良策,和进口商共渡难关,也让中国企业走出国门。
中国经济的特点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是投资驱动,而不是消费驱动,出口驱动而不是内需驱动的。中国目前已看到如何刺激经济发展,所以继续加大国家大型项目的投资,新能源及基本建设,也开始进行消费驱动,鼓励内需及消费,重新启动出口退税,同时也开始寻找第三世界受全球金融影响较少的国家市场,但第三世界的购买力毕竟有限。中国的出口退税,实际上有被国外认为是政府行为的低价倾销,有贸易保护主义的味道,这并不是从市场上来考虑,只是鼓励性质。美国也有出口优惠,比如美国进出口银行担保贷款,但税收则还是要按税法执行。如果国外的买家不买,就是有出口退税的鼓励性政策,企业也用不上。重要的是要有海外的买单先,中国需要协助解决买单的问题,帮助信誉好的进口商。总的来说,出口外贸效果并非很显著回升,下半年还有可能在低水平下,主要是受买家的财务困难所造成的,也不是所有的行业没有市场。因此中国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适当地调整思路,采用新的合作方式,协助国外企业进口,帮助中国企业出口。而不是象以前那样,因为价格低廉就会有人买,不能总是给最低价出口,现在这阶段,没有资本和市场需要的话,再低价格的产品也没人买。国内已有发消费券的鼓励消费,假如中国企业也给海外代理公司一些减价折扣券,说不定也会增加其采购单子,香港把消费券发到深圳,中国不也可以发消费券到美国促销。我们看一看日本车也不得不给促销消费券,中国制造商给促销消费券也就不算什么创意,就算为中国产品更多地打入美国市场,提供一些市场推广费用,长远来说,还是很有价值的。
美国和欧洲等地的现状是公司信用额度短缺,但是并不表明他们市场没有对中国产品的需求。美国华尔街和主流市场的公司是很不一样的,在中国,一般人都知道美国的公司金融危机,生意很难做下去,这是实业公司的现状,美国公司很穷了,正是如此,美国公司就很难去中国采购,美国华尔街自身难保,不可能把自己保生存的资金给美国的公司去运营,即使提供贷款,一是很严格和苛刻,成本很高,他们希望补偿他们的损失,美国公司也不敢象以前那样去贷款,因为现在市场都还不是有复苏的景象。 另一方面,美国金融公司现金资金又很多,他们从股市退出的资金很可能还在现金为主,这是国内的人经常看不到的。如花旗银行,有7000多亿美元现金,这些资金是有可能投资到和中国概念相关的公司。举个例子说明,假如中国某公司愿意投资美国电路城电器连锁店,尽管该公司已破产,中国还是可以购买他们的品牌和资产,电路城没资金,当然花旗银行是不愿意提供资金给电路城,因为管理和市场都有问题,但是假如中国投资电路城,花旗银行或其他投资者是有可能安排资金参与并提供融资,中国就可以利用该销售渠道,把中国电器产品直接进入美国市场,这可能比电器下乡销售效果更好,如也给减价消费券折扣,毕竟美国人消费能力比较强。所以美国有没有资金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中国在美国人眼里很有资金,但是如果没有投资,还是等于没意义。不要认为美国没钱,华尔街还是有很多资金的,但他们资金确实希望投资到和中国概念相关的项目中,中国不妨和美国当地的公司合作,投资或提供资金给美国公司,配合华尔街投资和融资,并有条件提出多进口中国制造的产品,这不是多赢方式吗?即帮助美国公司,解决就业机会,也帮助华尔街找到投资机会,中国也可以更多地出口产品,直接进入美国市场,建立品牌,增加销售网点,扩大中国产品的影响力。
中国外汇储备应该充分利用,结合实体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投资海外。如果把资金的安全性放在首位是对的,但是如果投资回报率太低,其实也是一种风险。中国可以提供一些营运资本及信用额多给民营企业家,让他们直接和美国进口商及销售公司合作入股,参与经营和管理,扩展中国产品的市场,在经济衰退时,更应倾向把稳进入市场的好机遇,一旦经济复苏,中国产品才能更好地占领市场份额。我建议中国应该投资收购或兼并一些原来就和中国合作的渠道销售公司,如一些连锁店,分销渠道公司,把已有的销售渠道更好地利用,这是很好的时机,中国完全可以提供一定的出口信用额度,中国制造性企业也可以参股合作,更好地了解美国市场,提供产品销售后服务,真正地和市场结合,贴近市场。美国很多产品的销售是靠金融手段推动的,中国如能适当地提供金融协助,相信美国销售或市场推广公司会尽力地采购中国制造产品。中国制造的产品还是有很大的优势,但是美国公司是因为自身金融危机的限制,使他们很难增长,如果中国合作者可以在金融上协助他们,加上美国华尔街的配合。相信能较快地恢复中国产品出口势头,这也帮助了国内企业的生产,使中国出口驱动经济增长再现复苏。例如休斯敦一家能源相关销售公司,只有17个雇员,90%产品是来自中国,因价格低廉,加上良好的管理和质量控制,同时又能提供很好的销售后技术服务,毛利可达30%,但因资金限制,无法扩展,仓库还不够大,销售人员还需要扩大,如果中国能提供信用额度或投资入股,他们预期可以比去年700多万美元至少增长30%以上,销售额可达1000多万美元。他们已有700多家全美国的销售网点,而且一旦中国投资或融资参与,美国富国银行及其他投资者也愿意提供资金参与。但愿中国有人看到这些,并落实实施,也可增加中国出口产品。
据了解,今年春季广州交易会上,欧美参加的采购经理人数大减,中国现在需要自己走出国门,靠以前那样守株待兔的方式需要改变,中国制造商需要主动出击,甚至自己在美国开创市场营销公司,其实市场公司的利润比制造可能更高,众所周知,沃尔玛超市的大多数产品是来自中国,相信大家知道,零售商毛利润是30-40% ,而中国制造业却只有5-10%,中国需要到海外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和品牌,还有更多的机会让美国公司(也可能是中国自己在美国创办的公司)采购中国制造的产品。目前,在美国的商业房地产业很有价值,仓库,办公司大楼,甚至制造工厂车间比中国还便宜,如果中国能真正地从商业上考虑,在美国投资是很好的商机,也是经济全球化需要本地化配合的一环,可口可乐,英特尔,微软,通用汽车及惠普电脑等美国大公司,在中国投资也是如此。通用和福特汽车尽管在美国很困难,但他们并没有减少中国的投资,就算破产保护,这两家公司还是美国前10名的大公司,不要误以为通用汽车破产就会消亡。
总而言之,中国出口的回升是经济复苏很重要的部分,仅出口退税等鼓励性优惠政策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更多方法或方式,投资或提供海外客户,增加他们采购能力,并参股管理,提供产品优惠折扣券,并增加提供好的质量控制和销售后技术服务,配套美国的金融市场融资,用市场观点和多赢的模式,将会更快地促进经济复苏。让我们用美国沃尔玛超市创办人山姆沃尔顿说过名言结束本文:当你帮助别人时,别人最终会帮助你的。
贷款海外公司增加出口是经济复苏的良策之一
评论
25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