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紧迫感》,领悟危机的驾驭之道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危机意识自古就被认为是保持可续发展的关键,要想在成功中预见危机(居安思危)和在危急中找到机遇(居危思危),我们必须要有高度的紧迫感,通过紧迫感在危机中实施变革。

通读.科特的《紧迫感》,结合自己在学术研究、咨询和培训中的实际,感悟最深的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两大阻碍。虚假的紧迫感(可能是忙得热火朝天却抓不住重点可能是表象和为了应付)和自满情绪(成功之后将目光转为企业内部而不再洞察外部环境)对企业发展来说都是大忌,诸如许多企业面临发展和成长的瓶颈、难以突破现状?许多企业在经营与管理两个层面没有有效权衡,许多企业执行力不强等等都是缺乏紧迫感所致,一切始于紧迫感,没有紧迫感,就没有真正的执行!

二是紧迫感应该是贯穿企业发展整个过程的。整个企业自上之下,从战略到策略都需要有紧迫感,进而在执行层面有效体现出来,不是在危机下才保持紧迫感,也不是在冬天时才思考怎样去“过冬”,企业需要永远保持紧迫感,树立企业紧迫感战略,建立紧迫感的企业文化,停止空谈,立即执行!因为未来始于今天。

三是建立紧迫感的四大策略。用外因促进内因;天天充满紧迫感;在危机中发现机遇;回击NONO族,这四大策略是增强紧迫感的关键。面对“80后”、“90后”的员工,如何把握员工的心理和激发其潜能值得我们思考?如何让真个团队都有紧迫感呢?如何规避虚假的紧迫感呢?等等这些问题,通过品读《紧迫感》后,我都有所感悟!企业需要引入“鲶鱼”,但又需要防备“一粒老鼠屎破坏一锅粥”,平衡的艺术或许值得我们深思。

四是危机的驾驭。危机始终伴随企业发展的全程,预见危机并能在危机中发现机遇是企业发展的高境界,也是企业核心能力的体现,这需要善于驾驭危机,变革环境下以变制变时重心。

总之,《紧迫感》为“寒冬”下的企业谋求核心竞争能力提供了解决之道,为企业的可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激烈竞争和变革环境下的企业和企业家门,希望始终保持高度的紧迫感,进而实现基业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