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贫民富翁》里同时有许多人在洗衣服的壮观场景。
需要了解的是,在孟买,这是一种著名的职业。
孟买洗衣所,露天的,有800多个洗衣的水池,每天早上准时开工,洗好的衣服也在露天晾晒,如同色彩斑斓的印度服装,只是由于相同的颜色凉在一起,视觉感受更是不同凡响。
这个露天洗衣所建于100多年前。那时孟买很少有自来水,加上季风气候明显,每年长达几个月的旱季常滴雨不下,大小河道干枯,洗衣难成了政府必须面对的头等大事。于是,露天洗衣所成为当时值得夸耀的一项市政工程。到今天为止,洗衣所仍然保留着手工清洗、露天晾晒衣物的传统习俗。
据说,一个洗衣人一般至少有50个“老主顾”,光为这些客户洗衣,就能为他们带来每月8000卢比的收入(相当于1100元人民币)。由于信誉好,从洗涤到晾干直至上浆都是一条龙服务,不少饭店、医院都很青睐露天洗衣场。不光有钱人把需要换洗的衣服送到那里,穷人也是如此。
洗衣场的英文名译音是“都比嘎特”,印地语意为“洗衣人的码头”。“都比”在当地是个姓氏,也是印度教“苏德拉”种姓的一部分。这个种姓又分成许多亚种姓,每个种姓都从事不同却固定的世袭职业,“都比”专指洗衣人。这些洗衣人即使有了钱也不愿接受教育,也不愿转行,只想守着这份世代祖业,洗衣、晾晒、送还,过简单的日子,享受简单的快乐。
因为缺乏机会与洗衣人交谈,没有可能证实更多的情况,也没有更多的证据说明“过简单的日子,享受简单的快乐”是这些洗衣人的基本生活态度。但是这样一种判断我是愿意相信的:这可以从他们国家占据主导地位的印度教信仰中找到比较清晰的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