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两会:地产还是自家孩子


    春天来了,“两会”开了。2009四季轮回之始,中央政府以智慧和决心,为乍暖还寒的地产界开启了一地春光。虽然早在两会前,地产“入十”(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最终未能如愿。然而紧接下来的两会,中央政府让我们看到了他的良苦用心。

 

没有“入十”,才证明地产是政府保护的宠儿

 

  地产业是经济支柱更是民生大事,这点根本毋庸置疑。国际金融危机下,百姓就业、民生安居、57个行业待兴、经济发展保‘8’等等都与地产业密切相关。特别是目前出口企业发展受阻,出口产业转型期间,地产业是唯一有能力支撑经济模式转型过渡的龙头产业。这一点,中央政府有着深刻认识。而在3月5日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也曾多次重申。

 

    然而,中国的龙头产业为何没有“入十”?这很可能说明中央政府对这个“长子”用心良苦。就像自家孩子一样,即使你再喜欢他、重视他,但是在邻居面前、他人面前,你总得含蓄一点,甚至要自贬一点。一来避免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二来也利于自家孩子不骄不躁,健康成长。

 

    众所周知,房地产处于风口浪尖的舆论位置。一有风吹早动,媒体连篇累牍,百姓热血澎湃,股市鸡飞狗跳。而在群情汹涌中,为了保护房地产,避免舆论聚焦造成不必要的误读,中央必须发挥一定的政治智慧。就像这次,规避“入十”,貌似不利,但实质上不仅平息了舆论打压,而且为楼市创造了空前大利好,比如扶植“十大产业”。

 

有“十大”来造钱,房地产想不振兴也难

 

    中央政府应该很清楚,为了让房地产这个“长子”能够摆脱低迷,必须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而根源之一,就是市场的购买力。

 

    钢铁、汽车、有色、造船、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物流、轻工、纺织、石化。这10大行业基本涵盖了全国的主要实体产业。而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中,有可能被冲击、或者正在受冲击的也正是以上10大行业。受实体产业冲击影响,市场购买力有所萎缩,直接导致了房地产行业持续低迷。

 

    现在好了,为提振市场购买力,创造更大生产价值,扩大和加速市场流通,中央政府以前所未有的投资力度、政策扶持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保证居民和市场拥有充裕的购买力。虽然我不太熟悉经济学,但我相信政府。从国际金融危机萌芽,中央就给予了高度重视,调控政策频频出台。而这次10大产业振兴规划,可以视为消除危机的一次重量组合拳。在政府重拳出击之下,不仅产业振兴指日可待,市场购买力也必将重新充裕。市场购买力一旦被激活,由于国人对买房置地的传统偏好,房地产一定会重新成为普通百姓、投资人、投机人趋之若鹜的不二之选。到那时,政府即使无为而治,房地产想不振兴也很难。

 

用两会夯实信心,今春有望成为房地产振兴拐点

 

    房地产低迷无非两种原因,一种是没钱买,一种是不敢买。而在10大产业振兴,市场购买力被充裕之后,政府需要解决的就是消费信心了。市场消费信心取决于民众对国家整体经济发展的乐观或悲观预期。因此,在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的大背景下,确保国家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则成为提升房地产消费信心的关键要素。

 

    中央对这一点同样洞若观火。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09年,将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大幅度增加政府支出。4万亿之外,中央政府新增1.18万亿元,实施结构性减税,同时允许地方发行2000亿元债券,保证货币信贷总量满足经济发展需求。如此惊人的国家投资,在建国史上是空前的。充分显示中央通过巨额投资提振消费信心,使消费者敢于消费、敢于购房的明确态度。虽然我不是经济学家,但我相信这种力度的投入,将使中国GDP顺利完成8%的年目标,也将夯实中国信心。在信心问题和购买力问题都被解决之后,我相信,房地产很自然地就会迎来又一个拐点,“春”的拐点。

 

    最后,用落选使房地产规避舆论焦点,用十大产业振兴充裕市场购买力,用一系列投资和政策夯实消费信心。两会前后,中央政府对房地产振兴,可谓用心良苦。有了政府的这种良苦用心,房地产的春天?不远矣。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