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社会保障是让人人有活干
谢作诗
辽宁大学比较经济体制研究中心 邮编:110036
电视新闻一个不经意的报道,某位外国领导人讲希望承接我们的产业梯度转移,我听来却是胆颤心惊。远还不到产业梯度转移的时候。
说过了,不是不重视高科技,不是不重视产业结构的升级和高级化,而是中国还有7亿农民兄弟,他们人力资本不高,需要处在低端的制造业来吸纳他们就业和改善他们的生计。让我说得绝对一点吧,福利主义等等一切都是帮助不了广大农民兄弟的,能够帮助他们的只能是处在低端的制造业。
不要看别人产业高级,能挣更多的钱,我们就想着要让产业高级化。适合别人的,未必就是适合我们的。我曾给我的学生讲:“你们知道我最想做的职业是什么?……我最想的是在政府做官。我曾经有过到政府工作的机会,但是自己主动放弃了,因为知道自己的条件不适合在政府干。当皇帝很好了。别人当皇帝好,我要是当皇帝的话,无异于自杀,不叫人杀了头才怪。世界上没有最好的职业,只有最适合自己的职业,适合自己的职业就是最好的职业。”同样的道理,世界上没有最好的产业,只有最适合自己的产业,适合自己的产业就是最好的产业。
再说了,在一个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国家,处在低端的制造业的存在是不会影响高科技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的。而给定产业结构升级能够带来更多的利润,企业是一定要自我升级的,用不着外力来推动。挣钱的事,需要外力去强调和推动吗?当然了,有朋友会说,假如政府扶植和补贴高科技产业的话,那么高科技发展不是可以更快吗?对于这个观点,我没有把握说是不正确的。但我可以肯定的是,你政府把钱用于了支持高科技,就少了钱做别的事情。而且我还可以肯定的是,就算政府不扶植高科技,只要不是打击和阻止,科技还是会向高发展的。我认为政府应该把精力和财力用在那些假如政府不去关心和做点什么就没有人做或者做起来会有困难的事情上。
就产业问题来说,我们真正应该关注的,应该是那些广大农民工赖以改善生计的,需要参与国际竞争才能生存的制造业。它们处在盈利边际上,经不起雨打风吹的。各种不利的经济冲击,各种不利的政策法规,首先会对它们造成伤害。
现在,我们的处在低端的制造业就面临着空前的困难。不只是金融危机的冲击。我们的制造业面临的困难,一部分本来就是我们期待的,例如劳动力成本上升。我们发展经济本来就是要让全体人民,特别是广大劳动人民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工资上升自然是我们本来就期待的。然而另一部分也有人为因素的推动。有人民币汇率不当造成的不利的成本推动,有不当的劳动政策和法规造成的不利的成本推动,有土地等生产要素的政府垄断和市场化程度不高所造成的不利的成本推动,也有国民收入在政府与国民之间的不当分配比例造成的对于内需增长的拖累〔后两者过去未必是坏事,但现在是,将来越来越是〕。所有这些我在别处有过阐述了,这里就不再做具体说明了。
我们要构建和谐社会,保障人民生计。知道吗?最好的社会保障就是让人人有活干。所以,不要让我们的制造业过早地失去了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