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能源车,相信大多数读者与我一样并不陌生。北京、上海车展早已不乏各种造型怪异的新能源车型,而在不少的好莱坞电影里各种各样在天上飞的、水里游的车更给人留下了无限的遐想。但在实际生活中,你似乎很难找到这些看上去很美的新能源车……即使有一款普锐斯,其30万以上的价格足以让你如本山大叔一样含蓄的认为“没有”。在这个领域,没想到一向低调的自主品牌比亚迪却给了我们一个惊喜。
混合动力、电动、生物燃料到氢动力……尽管新能源车的“花样”还真不少,不过即使在发达的欧洲、北美与日本车市,新能源车目前也只处于尝试阶段。是什么原因让新能源车始终处于看上去很美的阶段难以普及?除了配套设施的问题,新能源车过高的价格始终是阻碍其推广的最主要原因。混合动力的普锐斯要卖到30万,而宝马的氢动力车价格可在百万以上去了。正因为此,比亚迪的一款非常“朴素”电动车——14.98万的F3DM才吸引了包括“股神”巴菲特在内的众人高度关注。去年,巴菲特斥资18亿港币入股比亚迪引起全球车界大哗。尽管巴菲特在2008年似乎有些流年不利,不过由于他在可口可乐、迪斯尼、吉列甚至中石油等品牌的战略选择上传奇般的胜利,此次才让比亚迪立刻处于全球的聚光灯下。
在传统轿车领域,我们的自主品牌比起国际一线品牌还有很大的差距,但在新能源领域大家却都处于一条水平线上。要知道,选择在新的细分市场出击容易有出奇制胜的效果。记得以前陆风汽车就采用过这样的做法,避开竞争激烈的SUV而转战车市内生僻的RV车市场,收到了不错的成效。而此次比亚迪在电动车领域内的发力也如出一辙,由于其有着非常成熟的电池技术,加上F3在车市内的成功,这一切让F3DM电动车的登场显得有些水到渠成。
体现核心竞争力的电池技术、较低的电动车价格、比亚迪极为独到的企业管理模式……这一切都让自主品牌第一次有了叫板一线国际品牌的实力;而此番成都的众多主力车商港宏、申蓉与建国等对于一个自主品牌展开如此激烈的争夺,这在车市也还是头一次;而相对低廉的价格、国家对于新能源车的补贴政策也第一次让消费者有了购买的兴趣。但愿这众多的“第一次”能够让新能源车在国内逐步推广开来,让中国走出以市场换取技术的老套路,抓住新能源机遇成为真正的汽车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