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等等看”的大智慧
本报评论员 刘长杰
两会期间,声音越来越多,这其中有两个话题值得注意。
其一,目前有经济学家把现在一些企业遇到的很多经营困难归结于《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提出可能要修改劳动合同法,甚至要暂停这部法律。对此,十一届人大全国二次会议大会发言人李肇星做了如下的回答:实施劳动合同法,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长远之计。
其二,与去年"民意反对"强烈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今年"恢复五一长假"的声音"官意支持"汹涌。
上述两话题本没有必然的联系,但却共同拥有这样两个特点:一,都始自去年;二,在金融危机影响日深的当下,对其是否继续的争论都很热烈。
尽管今年没有张茵这样的富豪来指陈《劳动合同法》应修改若干条款的提议,但因金融危机影响下的企业情势——特别是大批出口加工型企业的倒闭——而引致坊间对该法面临修改的猜疑,依然甚嚣尘上;与此同时,本次两会依然出现诸如目前企业面临的压力与《劳动合同法》直接相关,建议对困难企业暂缓执行该法等等的声音。
李肇星4日就此指出:劳动合同法实施一年多来,应该说总体情况是好的,需要认真实施、宣传这部法律。而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信春鹰9日更进一步明确表示,《劳动合同法》实施以来经受了实践的考验,危机和《劳动合同法》没有关系,法律本身不会因金融危机而修改。
在很多利益集团的眼中,法律就像一团橡皮泥,可以随意揉搓。但法律终归是人民意志的体现,它不会以个别人的意志为转移。在制定劳动合同法的过程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在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后,经反复研究、修改、权衡兼顾各方利益,先后经过四次审议,才高票通过该法。
数据显示,该法从2008年1月起实施以来,从1月到9月,规模以上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比例从法律实施以前的不足20%上升到了93%。这充分表明,这部根据现阶段我国劳动关系的实际情况,针对劳动合同签订率低、劳动合同短期化、劳动用工不规范等问题制定的法律,已经在完善劳动合同制度,明确用人单位和职工双方的权利义务,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并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等诸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如果这样一部全国人大常委会高票通过的法律不被遵守,影响的将是整个国家的法治进程。"全国人大代表林荫茂鲜明的观点,切中了这场争论的实质。
再来看另一个热点问题。在刺激消费成为当下主流话题之后,"恢复五一黄金周"的声音大有星火燎原之势:先有广东推出"国民旅游休闲计划"曲线恢复五一黄金周,后有国家旅游局新闻发言人"地方政府可以试点恢复"的正面表态,直至重庆正式向国家旅游局提出恢复五一黄金周试点的申请……
当初为了"取消五一黄金周",相关部门不顾民意反对,几乎把黄金周批得一无是处;可现在刚刚取消才一年,各地政府却又以促进消费、拉动内需为名纷纷要求恢复。虽然相关部门的反口是以经济增长为前提,但其损害的却是政策的稳定性、持久性以及政府的公信力。毕竟,五一黄金周的取消,需要国家对法定假日进行修改,而"法定"红线,岂能轻易逾越?
在依法行政的前提下,一个政策的决定和实施,一部法律的制定和实施,都是国家相关部门反复权衡、公开论证、科学决策的结果,这意味着,这些政策和法律开始实施后,应该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实践期。试问,老百姓能同意才实施一年的劳动合同法再折腾吗?再问,老百姓当初反对取消五一黄金周,到底是为了增加消费机会,还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法定休假权?
我们认为,在没有经过一段时间的检验,没有搞清楚事物发展利弊的前提下,那些急于摆脱经济发展之困的各级政府,应该学一学"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等等看"的大智慧。
***注:此为20090311时代商报头版三经论坛评论原文,发表时有删改。
我们需要“等等看”的大智慧
评论
编辑推荐
20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