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薪养“证”,当“瘦身”
2008年股市是近几年中国最惨淡的一年,然而网易财经讯称2月4日有媒体报道,2008年国泰君安(行情 股吧)证券在A股巨幅下挫、交易量急剧下滑大行情下,却大幅提高薪酬及福利费用至32亿元,较年初预算数增长57%,按照国泰君安3000多人的员工计算,人均收入达到了100万元。见(2月4日《网易财经》)
此消息一经披露,国泰君安总裁办第一时间向网易财经致函澄清,表示不应以人均收入看待年薪,人均百万年薪纯属媒体误导。国泰君安这32亿应付薪酬是由历年节余、当年计提和当年发放三部分组成,就是说当年发放的薪酬只占这32亿的一部分。并指网易财经这种算法混淆了“计提”和“发放”两个不同的概念。笔者认为,国泰君安这种欲盖弥彰的解释,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我们先不说国泰君安如何将“计提”与“发放”自圆其说,只说2008年,在全国股市一片惨“绿”,交易量急剧下滑的大行情下,国泰君安却大幅提高薪酬及福利费用达32亿元,较年初预算数增长57%,这种做法,难道是社会主义的证券市场?难道计提32亿元酬薪合理?这样的公司难道不是“趁火打劫”又是什么?擅发滥提给员工薪酬上百达十万元,国泰君安成立十年间有如此大的结余?让人不可思议!
其次,国泰君安辩称的“计提”难道不是为了“发放”?否则,这一年的32亿又到什么地方去了?此前的一年又“计提”了多少?此前一年又一年前又“计提”了多少?用到了什么地方去了?一个国泰君安一年赚32亿佣金,冠冕堂皇说是证券市场风险准备,以“丰补欠低”,真“以丰补欠”了吗?2008年股民在君安亏损了多少?君安又补给了股民多少“欠”?国泰君安再百般狡赖,证券业员工的高收入是不争的事实,其实股市的涨跌与证券公司的管理水平无关,对股民真正规避风险也没有实质性的作用,可他们却佣金高收入高的让股民养活着,难逃证券公司披着合法的外衣,盗取股民的血汗钱之嫌疑,同时,也是中国证券欠有效合法监管的又一个典型,值得有关部门警思了。
在当前金融危机袭卷中国之时,一个证券公司普通员工的年收入上百达十万,实在不符“时令”。笔者认为应该采取以下两个方法杜绝这种现象的发生,一是国家印花税都单向收取了,证券公司手续交易费应该下调;二是网络交易普及化,证券交易所可以取消,由电信网络取代。由此减少券商收取手续费环节,降低股民的投资成本风险,以搞活我金融证券市场,走出经济危机的阴霾。
二〇〇九年二月五日
高薪养“证”,当“瘦身”
评论
8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