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尔士斯旺西大学(Wales Swansea)计划于2009年3月20日至2009年4月12日期间,在北京,上海等主要城市举办Swansea大学语言测试考前培训……
据有关报道显示:2008——2009年留学人数激增,英美国家更甚……
2009年的贺岁电影《非诚勿扰》主人公的身份确定在了当下甚至将来关注度较高的一类人身上——英国留学,海归(海龟)……
世人称冯小刚是金牌导演是不无道理的,他的贺岁电影总透着那么点鬼精灵的冷幽默。在贺岁档里一个接一个地讲述着一整年的人们喜闻乐见的故事、当下发生的故事、将要发生的故事……
2008年是跌宕起伏的一年,通过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当然中国也应当重新认识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使越来越多原本常驻发达国家的留学海归们看到了国家的稳定,他们纷纷回到祖国的怀抱。当然这也加剧了祖国人才市场良性的竞争激烈程度。
为什么留学回来的海归们,可竞争度会大大提高呢?善于抖包袱的“冯导”早已潜移默化的给出了答案了……
1、生存技能的训练
“英国留学生身份出去,在国外生活了十几年,没正经上过学,蹉跎中练就了一身生存技能……”这是“秦奋”在征婚启事中的个人简述,而这就恰恰是中西方教育制度不同的分界点。众所周知,西方的教育制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生活的能力,也就是所谓的生存技能。而中方则恰恰相反,上学时主要以课业为主,生存技能则有可能要等到毕业以后才会慢慢磨砺。而一旦企业开始注重非课业的因素,毕业生的接受能力就要差了许多……
金融危机的爆发,人才市场“供”远大于“求”的情况下,课业因素就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了,企业往往注意的是应聘者的自我学习、生活等生存技能。而西方的教育制度则正可以弥补毕业生的不足。而纵观海外三个等级的留学国家的分类,无疑首推老牌的英、美院校留学,而基于美国社会现今的动荡时期,似乎英国的绅士与知性更适合作为留学场所。
2、英语技能的训练
“你看咱们是说英语还是母语(随口就是一句英语)”这是“风险投资人(范伟)”与“秦奋”的幽默对白。虽然是一句玩笑话,却不由得让人深思:虽然英语不算母语,但在世界这个大家庭中,英语又怎能不算必备的交流工具呢?我们不能改变让汉语成为主要的交流工具,我们能改变的只有自己。
英语的交流在生活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当然,无论政府机构,国营企业还是私营单位都把英语的能力列为考核项目重要的成绩之一。而出国留学更是英语程度提高的首选对策。众所周知,英美等一类留学院校对于留学生的语言要求非常严格,先要经过学校的简单培训,再来经过相应的考试,能通过(即所谓的过了“语言关”)才有可能出国留学,有许多留学梦就是夭折在这一关中。学校的简单培训不足以让那些原本“底子”不厚的人可以顺利通关,那么有没有一所英国大学可以对留学者进行相应的语言培训、近而可以顺利过关呢?
一次偶然的机会听闻英国威尔士斯旺西大学(Wales Swansea)的讲师在校演讲:他介绍了威尔士斯旺西大学(Wales Swansea)留学步骤,其中主要介绍了他们如何让留学生们通过语言关,进行统一的针对性培训、考核,防止留学生“脱轨”现象的产生,此外他们还会在留学生在校阶段进一步进行语言培训,已达到提高英语水平的目的。
听到这里我想:留学生们不应当仅仅因为暂时的语言测试的不合格而剥夺他们留学的梦想,毕竟,英语仅仅是作为交流工具和不应当成为学习知识的阻碍。在这里,愿那些希望出国留学的人可以早日实现自我强化的梦想,实现自己的人生。
(文/杨翮 QQ:229151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