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临安教育局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侧记
来源:价值中国网 作者:潘军强
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重要作用,推动农村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关键在于建设一支高素质农村教师队伍。临安教育局结合临安实际从四个方面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1.注重农村幼师培养
一是依据《教师法》,由人事局牵头,每年组织招聘一批合格幼儿教师去农村任教,以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农村幼教教师队伍。今年共招考 20名幼儿公办教师。
二是建立新教师农村服务年限制。自1985年起,新教师均要到农村服务三年以上,方可办理调动手续。
三是鼓励合格幼儿教师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每年组织两次)和教师职评(每年一次),教师资格证考试和教师职评均不受身份限制。
四是注重在职教师培养和培训。每年组织开展学习培训活动和教学研讨活动,开展教师业务大检测,从去年开始分别组织美术、音乐、体育技能专项检测。积极开展城乡互助共同体活动,拓展学习培训阵地,提高幼儿教师素质。
五是办好教师进修学校。加强在校幼师生的培养,提高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为农村学前教育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2.规范教师流动机制
由于农村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相对比城镇差,造成了一些教学水平较高的教师不安心农村教育,千方百计要到经济条件较好,工作环境优越的地区任教。为改变这一局面,去年以来,临安教育局开展了大量的工作:
首先实行了教师定点招考制度及新招教师三年服务期制度,确保把优秀的师范毕业生分配到农村,为农村教育补充新鲜血液。
其次,进一步提高了农村教师的经济待遇,今年实行的教师绩效工资,大大缩小了城乡教师的收入的差距,去年以来分别实施了提高农村边远山区教师经济待遇和农村教师任教津贴政策,仍然保持不变,这些政策的实施,极大地稳定了农村教师队伍。
其三在进城考试中实施5%的名额比例,并制定出台了《临安市教职工调动管理办法》。这些措施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3.健全教师培训平台
为了提高农村师资水平,提高教育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为农村教师提供培训平台。
一是在领雁工程临安班推选中以农村教师为主并确保每校至少有1名教师参加。
二是建立互助共同体来加强农村教师的培训与提高。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学校互助共同体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互助共同体建设目标任务。建立23个学校互助共同体,实现学校覆盖率100%。采用“1+N”模式,内引外联、上挂下派,广泛开展了课堂教学示范、教学专题研讨、校长教师论坛等活动,召开全市学校互助共同体建设推进现场会,将共同体开展情况纳入学校业绩考核,对工作开展成效明显的共同体实施奖励。进一步促进了学校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进而推动我市教育“均衡、协调、优质、高效”发展。
三是通过脱产培训、假期培训、专题培训、校本培训等形式加强农村教师培训。实施新教师两年培训计划,使师资培训力度进一步加大,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4.制定农村倾斜政策
一是出台了《临安市“提高农村偏远地区教师经济待遇”实施办法》(临教财[2007]23号)。实施办法规定从
二是
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