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堵住山寨机吸金门漏洞
文/陈永东
山寨手机“吸金门”事件愈演愈烈,给手机用户造成了程度不同的损失,山寨机制造商、SP运营商及电信运营商都有责任思考堵住山寨机“吸金门”漏洞的方法。
近年来,有着一定创新精神的山寨手机似乎让人感觉“危机四伏”,典型问题是山寨手机“吸金门”现象,相关报道接二连三,不少山寨手机用户莫名其妙地被扣费。人们开始寻找问题的根源,山寨机制造商、SP运营商及电信运营商等相关各方都被认为存在一定的责任。当然,问题的关键是,对于山寨手机存在的“吸金门”漏洞问题,应在找出问题根源的同时,思考有哪些办法可以避免或堵住这些漏洞。
吸金愈演愈烈
了解山寨手机的人或多或少都听说过山寨机“吸金门”这类事件。一些吸金手段极其隐蔽,存在不少陷阱,用户很容易在不知不觉中上当受骗。对于受骗的山寨机用户而言,即使损失很小也颇感不爽,毕竟有被忽悠的感觉。从总量上讲,各类山寨机“吸金门”用非正常手段所吸纳的费用应该不在少数。
山寨手机吸金门的手段很多,比较典型的是自动扣费。据《新闻晨报》报道,今年4月,有媒体报道,在某种型号的山寨机上插入SIM卡,一旦进入游戏功能,就会自动被扣去3元。甚至有山寨手机生产商称,只要一按该公司生产的旧款手机面板左侧键,就会进入“××乐园”,并自动启动“天气预报”等订制业务,然后就会收取每天1元、每月10元等不同资费。
另一种吸金手段是自动发送短信被扣费。据报道,今年9月初,家住德清武康镇的王女士在当地一家手机商店购买了一款仿长虹L88的山寨手机,因其价格颇为便宜,便当即买下。此后的五天里,手机无论是否处于开机状态,均会自动向一个1066300的号码发送短信,短短五天时间共用去话费四百多元。
还有一种吸金手机是提供严重虚假资费。据《通信信息报》报道,张先生花不到500元新买了一部山寨手机,说明书上标明手机电视资费标准为“4元钱看30天”。但张先生在后来查话费的时候却发现自己仅仅看了半个小时的手机电视却造成了581.5元的欠费。
以上这些山寨机吸金手段只是各类手段中的一部分,而目前各类吸金手段正变得越来越狡猾,情况似乎也越来越严重。从趋势上看,以前多数用户被扣是以小钱为主,而现在则发展到部分用户被大额扣款的情况。
各方责任难逃
对于上述愈演愈烈的山寨机“吸金门”现象,必须高度重视,因为这关系到千千万万普通手机消费者的基本权益。当然,在分析解决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找到事情的根源及问题的责任方。
如果对“吸金门”现象进行一定的分析,不难发现主要涉及到山寨机制造商与SP运营商,当然电信运营商也有一定的牵连。虽然有关各方并不愿意公开承认自己与“吸金”有关,但事实面前不容抵赖。中国有句俗话说得好: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首先,山寨机制造商最清楚手机制造过程中所设计的与吸金有关的功能。山寨机制造商对“吸金”应该是有意而为之,其实就是在手机制造时做了一定的手脚。某知名手机公司技术负责人透露,部分山寨机生产商与SP联手套取话费已是较普遍现象,相关软件内置在手机里,即便写在说明书上,消费者也不大会注意。显然,按某个键或进入某个功能屏幕上没有明显提示就被扣费是不合理的,山寨机制造商不可能不知道。
其次,多数山寨手机吸金情况中SP运营商都难逃干系。许多业内人士认为,山寨机的“吸金”功能多数都与SP有着密切联系,一般手机服务之外的收费项目多数都是SP提供的。在利益驱动下,SP运营商不惜与山寨机联手。甚至,有SP运营商会自己找到山寨机制造商,告诉他们如何在制造手机时暗地里搞些小动作。虽然我们理解近两年SP运营商因生存问题需要开拓更多的赢利渠道,但我们不能容忍某些不法SP运营商“教唆”山寨机制造商一起欺骗消费者的行为。
另外,电信运营商在山寨手机吸金过程中或多或少有一定的牵连。类似于垃圾短信泛滥的情况,山寨机的“吸金”过程总归是在电信运营商的网上完成的,电信运营商不可能一点责任都没有。同时,从理论上,用户被扣的费用首先是交给移动运营商的,然后才转到SP运营商手里,如果SP运营商存在问题,电信运营商的分成也不应该心安理得。
相对而言,山寨机制造商与SP运营商是山寨机“吸金门”中的主要责任方,对于所存在的问题负在主要责任。当然,电信运营商也存在监管不严的情况,至少对不讲信用的SP运营商应该态度鲜明地将其拒之门外。
如何堵住漏洞
在搞清楚山寨机“吸金门”频发的原因及主要责任方之后,我们就可以对症下药,寻找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案。
第一,山寨机制造商应该放弃“小聪明”,把精力重新放到不断创新上。山寨机制造商本来被一些人认为是“创新精神”的代表,然而现在却为了一些小利与部分不法SP运营商沆瀣一气,这实现不应该。虽然由于经营危机及相关产业链的不景气,山寨机制造商很想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但通过不法手段进行吸金无异于饮血止渴,这种铤而走险的做法最终会害了山寨机制造商自己。唯一有效的办法是悬崖勒马,把主要精力重新放到不断创新上。
第二,SP运营商应该放弃“歪脑筋”,通过讲求诚信挽回自己的声誉。近年来,由于垃圾短信被媒体连续曝光,加上国家有关部门监管与打击非法运营行动力度的加大,SP运营商感到了很大的压力。这使得一些SP运营商开始动起了“歪脑筋”,山寨机“吸金门”频发就是例证。然而,这种“歪门邪道”可能会毁了SP运营商行业,毕竟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行业是可以通过变相欺骗消费者长期获得市场利益及用户的支持,毕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第三,电信运营商应该负起监督SP运营商的重要责任。SP运营商是要经过电信运营商同意才能开展各项业务,对于那些不法的SP运营商,电信运营商有必要密切监视,发现有不良行为的,应该尽早制止其不法行为,甚至中止与之的合作。在与SP运营商合作时,对其综合素质及服务计费规则进行较严格考查是非常需要的。毕竟,电信运营商的声誉往往是和与其合作的SP运营商是密不可分的。
第四,通过国家相关的监管与处罚部门堵住漏洞的源头。目前,国家在监管与查处力度上都存在许多不足。由于山寨机制造商、SP运营商及电信运营商有一定的利益关联性,这就有必要发挥国家相关的监管与处罚部门的作用,从源头上堵住漏洞。一方面,要深入研究山寨机制造商、SP运营商及电信运营商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监管机制;另一方面,对于行为严重且造成恶劣影响的企业要严格处罚,不仅可以吊销资质,而且在全国备案的基础上禁止这些企业主再次从事相关企业的经营。
总之,山寨手机吸金的手段愈发恶劣,对于广大用户而言危害不小。从责任上看,山寨机制造商与SP运营商是主要责任方,电信运营商也有疏忽之处。各方都应负起责任,树立诚信经营的理念,同时国家有关部门也应发挥应有的监管作用。(《互联网天地》2009年第12期,作者:陈永东,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