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9年12月16日 13时58分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焦翔
孟加拉人对诗人泰戈尔有着特殊的感情,在他们看来,出生在印度西孟加拉邦、讲孟加拉语的泰戈尔是孟加拉文化的骄傲。同样,泰戈尔也深深眷恋着孟加拉,在诗中深情地呼唤孟加拉“我的母亲”。
的确,孟加拉国犹如一位伟大的母亲,以14.7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养育了约1.5亿人口。从飞机上俯瞰孟加拉国,平原上大河蜿蜒壮阔,池塘星罗棋布,稻田一片金黄。
然而,这片沃土也时时面临着灾难:洪水年年肆虐,民众流离失所。频频光顾的飓风和海啸,令本应富庶的南部沿海地区成为贫困人口的聚集地。由于没有太多的矿产资源,工业发展也相对落后,孟加拉国每年都需要来自国际社会的援助。
作为记者,我跟随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FP)官员、中国政府官员以及中国首位WFP反饥饿亲善大使李宁一起前往孟加拉国,考察中国政府通过WFP向孟加拉国提供粮食援助项目的落实情况。
针对30%人口营养不良、饥饿人数位居世界第三的孟加拉国,WFP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反饥饿人道主义机构,从2007年起对孟加拉国进行了国别规划,依靠社区营养、提高恢复能力、教育供餐和发展弱势群体四个方面来帮助孟加拉国实现千年发展目标,其援助资金来自世界各国政府、国际组织以及一些企业和个人的捐助。自2008年以来,中国政府通过WFP向孟加拉国捐款230万美元,有40万孟加拉人从中受益。
采访过程中,孟加拉人民对中国的友好感情一直感染着我。达卡的年长者谈起孟中友好的故事来滔滔不绝;中年人对中国政府援建的国父中心、桥梁等项目赞不绝口;很多年轻人因为有了中国的援助而得以重返校园……孟加拉人特地强调,中国的援助从来不带有任何条件。
中国目前还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均GDP距离发达国家仍有很大的差距,但中国正竭尽所能向需要帮助的国家伸出援手,主动承担起越来越多的国际责任。仅最近两年,中国已向WFP捐助资金1300多万美元。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纷纷减少对WFP的援助,而中国政府主动通过WFP向孟加拉国提供了援助。去年,WFP向全球发出应对粮食危机的呼吁后,中国在第一时间决定增援200万美元,成为第一个响应呼吁的发展中国家,再一次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本色。
目前,通过WFP获得中国援助的国家已有莱索托、布隆迪、津巴布韦等十几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