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解反对“弄虚作假”与要求“虚事做实”
王匡忠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再一次点到反对“弄虚作假”,并宣称严肃追究“弄虚作假、虚报浮夸”的责任。
但是,在互联网上,却有不少做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人员,到处放出关心下一代工作要把“虚事做实”的风。
一方面在反对“弄虚作假”,另一方面在放“虚事做实”的风。对此,不感到奇怪,才真怪呢!
从字面上看“虚事做实”并不难读解,他们的认为关心下一代所做的工作就是“虚事”。
那么,关心下一代工作是不是“虚事”呢?
现在,就让事实告诉大家:关心下一代工作,所做的一一切切,都是实实在在。应该说,关心下一代工作,丝毫没有一点“虚事”的成分。
关心下一代,是动物的本能,更是人的本能,在这一点上,没有什么神秘的地方需要读解的。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的“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关心下一代,这是大家都能看得见,摸得着的事。
如果说,连关心下一代工作都是“虚事”。那么,在世界上还能找出什么事,能比关心下一代工作更实在的事了吗?无论怎么读解,关心下一代工作都不是“虚事”。
我们说,关心下一代工作不是“虚事”,是有充分根据的。在我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历史上,曾出现过三次大的冲浪,事实完全可以证实,关心下一代工作,是“实事”而不是“虚事”。
第一次关心下一代工作大的冲浪,是在奉献上的冲浪,是从50年代初全国刚刚解放开始的,冲浪人是一些老红军,他们为了让下一代有书读,省吃俭用,自发捐款建红军小学。有一位吃碗面条放两片肉都嫌浪费的老红军,他除了胸前挂满的荣誉勋章,家里被捐款捐的一无所有。关心下一代这一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为之奋斗的美德之魂。古有武训行乞办义学,今有名歌手丛飞跪朋借钱资助贫困孩子读书。尤其是,他身患绝症,一度无钱医治。可是,他却成为捐出了300多万元资助178个贫困孩子的“爸爸”。丛飞为筹集学费钱,给人下跪借钱,欠下了17万元的债务。
难道说,老红军捐款建红军小学,丛飞捐出了300多万元资助178个贫困孩子,曾为孩子筹集学费,给人下跪借钱,象这样关心下一代工作也是“虚事”吗?
第二次关心下一代工作大的冲浪,是在道德上的冲浪,是从80年代之初的改革开放初期开始的,冲浪人是一些退休老干部、老专家、老军人、老教师、老模范(简称:“五老”)。他们面对长期禁锢在一个模式里生活的青少年一下子被开放了,一夜之间,喇叭裤、留胡子、蓄长发、奇装异服、邓丽君情歌,风靡大街小巷而感到惊慌害怕,他们认为青少年思想品德出问题了。于是,“五老”们自发组织起来,成立关心下一代工作协会,他们想用自己树立的良好思想品德去感化青少年,开展对青少年进行思想品德为重点的“传、帮、带”活动。
难道说,“五老”在青少年面前树立良好的思想品德,开展对青少年以思想品德为重点,进行“传、帮、带”,象这样的关心下一代工作也是“虚事”吗?
第三次关心下一代工作大的冲浪,是在智慧上的冲浪,是从90年代后期互联网时代到来开始的,冲浪人是一些草根马列主义。互联网的兴起,网络社会文化生活信息的高速传递,舞动着青少年思想异常活跃。特别是,2003年6月,网络上发生木子美“性爱日记”事件,青少年象潮水一样涌进梦幻般的网络社会。大多数的网站陷入误区,有的趁机放黄色图片以满足人性阴暗面来追求金钱,有的只是站在一个小圈子里曲高和寡、孤芳自赏,有的以匿名的方式发表一些反社会的牢骚。在一些专家学者感到很无奈的叹息马克思主义声音很低的时候,一些草根马列主义几乎就在这同时觉醒的进入网络。我是在1995年较早的就进入了网络。我认为,只要理直气壮的力挺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知识可以通过互联网在青少年中传播得更深更远,马克思主义价值也可以在网络通过高尚的途径来实现!
中国第一个实名制网站价值中国网向我发出邀请,从此我就成为网站政治政务实名专栏作家。我与青少年在网上交流马克思主义,我发表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不能动摇》等文章和言论,先后被北京党建、中国共产党新闻、先锋、人民、新华以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官方网站的《学习与实践》网和人民日报采用后,全国有几十家网站争相转载,千百万青少年点击阅读,许多青少年还把我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不能动摇》这篇文章放在自己的博客里。当时与我发表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不能动摇》另外还有三篇同类著名文章,作者是薄熙来、中央党校和复旦大学的领导。他们的三篇文章我都读过,思想水平国际一流,理论高深世界盖帽。但是,最使我欣慰的是,清华大学在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中,唯独把我这个草根马列主义老同志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不能动摇》等文章下载下来,制作成PowerPoin文档。在学习时与大家交流,活跃了学习气氛,丰富了学习内容。不少网站还把我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不能动摇》这篇文章挂在网上收费下载,有一个叫《幸福校园》网站明码标价,下载一次收费10.5元。事实证明,马克思主义知识就是财富。
难道说,把马克思主义知识在青少年中得以传播,让青少年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明白社会主义价值观也可以通过高尚的途径来实现,象这样的关心下一代工作也是“虚事”吗?
做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人,不能空口说白话,要有实力实打实的把关心下一代的事干实,一要付出真金白银,二要有马克思主义真本事,三要在青少年面前树立思想道德的高大形象。
如果,你钱舍不得拿出来,对外陶钱如窟洞拔蛇,不能象老红军、丛飞那样为培养下一代捐钱,你就不能干关心下一代工作。
如果,你就像扶不起来的猪大肠,甚至表现还不如青少年,不能在青少年面前树立思想道德高大形象,你就没资格干关心下一代工作。
如果,你什么都不懂,只能趴在桌子上喝茶抽烟喇大呱,不能用马克思主义知识水平,通过与青少年交流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你就没本事干关心下一代工作。
如果,当青少年利益受到伤害的时候,你不能拿起《未成年人保护法》武器,依法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你就不称干关心下一代工作。
作为专门干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人,如果做不到以上四点的其中某一点,只能是靠“弄虚作假”过日子,不管做什么,做的有多些,都是“虚张声势”。当一项工作完全靠“虚张声势”来推动的时候,那就说明这项工作已经干到干不下去的时候了。
现在,社会上都认为关心下一代工作是“虚事”,就连做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人也认为是“虚事”,只能说明他们对做关心下一代工作还没有入门,完全是一个不知道关心下一代工作究竟是干什么的门外汉。
不得不承认,有的人确实是真厉害,啥也不懂还硬撑着懂得的多。无论讲什么话,只顾自己的感受,不顾别人的感受。象“虚事做实”这样噎人的话,也敢对外放。
“虚事做实”这个认识,是完全背离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表现,是缺乏对生命、生活、生存的基本知识了解的表现,是没有弄懂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含义和精神实质的表现。
“虚事做实”这句话,本身就不能成立。“虚”出来的“虚事”本身就是“虚”的,怎么可能做实呢?事本来就是“虚事”,“做实”这个“实”从何做起呢?要求“虚事做实”,说白了,就是要求“弄虚作假”。
按照事物发展的最一般规律,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脱离不了本质。“虚事”的本质就是“虚”,又怎么可能“做实”呢?“虚事”不管发展到什么时候还是“虚事”。
所谓“虚事”,也可以说是从来没有的事,硬是“虚”出来的事,就是说瞎话。所谓“虚事做实”,怎么做实?只能靠“虚张声势、弄虚作假、虚报浮夸”来实现,就是搞欺骗。
“虚事”只能越做越虚,不可能越做越实,把“虚事”不管做到什么程度,它还是“虚事”。毫无疑问,“虚事”做“实”就是做“假事”。因此,在“虚事”上,下的工夫越多,出的力气越大,用的劲头越足,“虚事”的泡沫就会被吹的越大,一旦泡沫破灭,就会给社会环境上和人的精神上造成双重污染。
把关心下一代工作“虚事做实”的提法危害极大,不仅是对关心下一代工作形象的扭曲,而且有损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威信,这是很有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