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观察:楼市与股市静坐政策“生死判”


地产观察:楼市与股市静坐政策“生死判”
  2009年度“大戏”即将提前上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在下周末召开,笔者认为,扩内需、调结构将成为焦点议题。在股市方面,可能涉及的相关题材股可能遭遇资金炒作。楼市方面,可能涉及到土地调控和出抑制房价上涨过快政策,以及增加供应解决供应不平衡的问题。另外,是优惠政策是否停止或延续的问题。

  目前本周A股市场连续第三周上涨,上证综指为近三个多月来首度企稳3300点整数关之上。值得注意的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在下周末召开。该会议是我国级别最高的经济工作会议。按往年惯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确定来年的宏观经济政策走向,这也成为市场判断股市明年走势的重要风向标。由于市场多数预期,政府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仍会延续一段时间,不过,在政策明朗之前,下周A股市场仍可能会遭到观望情绪的冲击。因此,会议将出台什么政策,是市场人士日前最关注的话题。明年,"稳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和防通胀"可能成为宏观经济主基调,相关政策也值得投资者关注。

 
  2009年11月17日,一篇来自《瞭望》杂志的文章引起舆论关注:定于每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今年将提前至11月底召开。作为回顾一年得失,确定并部署来年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及其他宏观调控政策走向的定调会议,提前召开的“潜台词”让人有了充分的想像空间。首先高度肯定应对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其次,继续维持“双政策”。最后,对于来年的宏观调控,将“以保为纲”。中央决策层可能意在提前确定未来经济的宏观框架,以平息争议,维持增长和稳定。”许多研究者认为,从目前释放的信号来看,是否“退出经济刺激政策”可能也会成为焦点之一。
 
  此外,就在“提前”消息传出之前,国家信息中心于11月16日发布报告称,中国目前通胀的现实威胁尚不足为虑,物价总水平料难大幅回升,预计明年通胀率在2.5%左右。报告建议,明年仍应坚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不动摇,因为宽松政策的贸然退出会导致市场主体仍显脆弱的信心严重受挫,可能使经济步入下滑通道,甚至陷入长期低迷。

  尽管此前《瞭望》已刊文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把“调结构、防通胀”作为重点。不过,仍有声音认为,中国经济接下来的关键问题在于适时“退出经济刺激政策”。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袁钢明表示,中国经济下一步应首先考虑的问题并非通胀和产能过剩,如何适当退出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才是重点。

  有人预测,今年第四季度经济增速会在9%,预计今年全年经济增速为8.6%,高于今年上半年预计的8.2%;2010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速会攀升至10%,但是全年增速预计在9%,主要原因是明年的信贷增速将放缓,预计投资增速也会放慢。随着经济增速走高,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会逐步退出。比如,年内公开市场操作力度会进一步加大,“首次加息很可能会发生在明年6月至9月”。

  近日,人大经济研究所发布报告称,2010年中国房价不会降,不会回落。
 
  笔者分析其理由,第一是目前供求关系仍是供小于求,所以需要非常的旺盛,在供应失衡的情况下,房价必然上涨。第二,市场上的土地供应减少,供应跟不上。第三,上市融资和流动资金的过多,将进一步推高土地价格,从而导致投机活动更为迅猛。第四,全国不断爆发地王,地王出现导致明年房价有一个攀升的标杆。第五,目前很多房地产商资金依然充裕,都不会降价销售。因此,房地产调控是明年的重点,供给放量依然是政策调整的落脚点,但关键在于土地供给和土地囤积的管理。
 
  近日,人大经济研究所发布报告称,2010年中国不会出现明显通胀。
 
  笔者分析其理由,第一,目前中国没有明显的通货膨胀问题,GDP全年增速会快于今年,达9.42%,预计季度同比增速会呈现倒“V”字型。但资产价格的增长将会成为关注重心。第二,在经济复苏和货币投放的滞后效应作用下,明年全社会流动性依然充裕,物价水平和资产水平价格将出现双提升,但物价水平上涨幅度将明显低于资产价格上涨的幅度,报告之中预计,明年CPI增幅为2.4%。第三,虽然明年通胀压力很高,而产能过剩会成为物价上涨的一个很重要的抑制因素,还存在粮食丰收等大量抑制物价上涨的短期因素。

  近期部分城市少数房地产开发企业捂盘惜售、囤积房源、哄抬房价等违法违规行为又有所抬头。今年楼市热销,商品房库存持续下降,而房地产投资和新开工面积又未能达到预期,未来楼市可能再度出现供不应求局面。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今年前10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6636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8.4%。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增长50.1%。而当期房屋新开工面积8.14亿平方米,同比仅仅增长3.3%,并且增速是自年初以来首次实现由负转正。北京、上海等重点城市也时常传来新增房源供应不足的信号。

  为抑制房价非政策上涨过快,目前住建部出手整治楼市。严打捂盘惜售哄抬房价。在住建部的通知中,还对商品住宅项目分批、分次销售行为做出了明确规定。官方最新文件显示,国内楼市的骤然回暖让一些开发商“好了伤疤忘了疼”,又开始像2007年那样捂盘惜售、哄抬房价,对此,主管楼市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也再度出手整治。为了进一步规范国内房地产销售行为,住建部近日向各地下发通知,要求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和公开曝光力度,及时发现并查处开发商炒卖房号、捂盘惜售、囤积房源等违法违规行为。

  有媒介报道称:“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2007年房价飞涨之际,住建部(当时为建设部)副部长齐骥也曾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强调,要坚决查处囤积土地、捂盘惜售、恶意炒作和哄抬房价等违法违规行为。然而,官方表态并未能真正抑制房价涨势,2007年成为国内重点城市房价上涨最快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