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道三十九
喻建国
道德经第三十九章原文如下: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候王得一以为天一正。其致之也,谓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候王无以正,将恐蹶。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候王自称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至誉无誉。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读过多遍以后,渐渐地对这一段话的含义初步有了一点了解:
往昔曾得到过道的,天会因此而清明,地会因此而宁静,人会因此而灵慧,谷物会因此而充盈,万物会因此而蓬勃生长,侯王会因此而成为首领,推而言之,天不得清明,恐怕要崩裂;地不得宁静,可能要震溃;人失去灵慧,可能要灭绝;谷物不能保持收成,将会枯竭;万物不能保持生长,将会消失;侯王不能保持首领的位置,将会倾覆。要知道,贵以贱为根本,高以下为基础。侯王们自称为“孤”、“寡”、“不谷”,不就是以贱为根本吗?所以最高的荣誉无须称誉。由此,不要求取琭琭晶莹的宝玉,宁愿诚取珞珞坚硬的山石。
珞珞坚硬的山石可以筑路,可以奠基,可以筑坝,真是用处多多。琭琭晶莹的宝玉,只能被达官贵妇所赏玩,在人生众多的领域中,它没有一丝可被利用的地方。但是所有的存在都有其本身的合理性,尽管珞珞坚硬的山石有那么多可被人们利用的地方,但是到了厅堂,若称不上玉,定被弃之门外,无人问津,此时唯玉方能入室,才可登堂,若是琭琭晶莹的宝玉,定被众多上层人士追捧,在其左右会受到前呼后拥的厚待。
贱当然是根本,贱是基础,因为多也就经常被人们所利用,成为习以为常的用料。贵源于贱,贵是在和贱对比中显示出它的光彩夺目之处,如果没有众多贱的存在,也不可能有鲜寡的贵的存在。
为人自当先从贱立足,让大家都能用你,在这个过程中要提高内蕴,要精练内蕴,不仅有物理的变化,也要有化学的变化,原来那块珞珞坚硬的山石,在不断被人运用的打磨中,它内里的晶莹逐渐投射于人们的眼前。除了极少数内蕴早有晶莹性的山石,就绝大多数的山石来说,要依靠本身内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才会逐渐具有晶莹性。
个体在社会历练中,在社会学习中,不断持恒地运用微力持续作用,运用细腻润物的作用,让本身内里经常产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逐日累积起晶莹性。个体也就在被社会被大众广泛运用后,逐渐透射出自身的光芒,人们和社会会逐渐看清该个体内里的晶莹剔透。个体也就在根本的基础性的为人们运作中,逐渐被推举到厅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