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明理 用心领悟
——论大学生素质教育与学习方法
谭建立
摘要:如何提高大学生素质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就大学生素质教育与学习方法掌握的这一关键问题,围绕着让学生读书明理,努力奋进,认真思考,用心领悟,结合自身教学体会,谈几点粗浅认识。试图引起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以求教于各位专家同行们,从而得到认识上的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素质教育 专业素质 学习方法 读书明理
谈到教育一贯被认为是传授知识的途径,而比起知识来,更重要的是智慧。这也是世界上许多伟人、名人的成功秘诀。“知识”强调了人所知道的,所拥有的学问。知识使人知道了许多事,使人更聪明,人们能获得丰富的知识固然很好,但智慧更为重要,智慧表现在人如何正确地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在知道的基础上建立什么。我本人从事教育工作34年,在大学任教也有27年,根据自己有限经验,针对大学生素质教育与学习方法这一主题,谈谈让学生读书明理,努力奋进,认真思考,用心领悟的一些体会与认识。不妥之处,请专家与同行们赐教。
二、培养学生树目标,努力奋进
1、崇德重智是树立目标的基础
面对当今社会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新形势,各级各类大学同样面临着转型与变迁,作为大学教育工作者一员的教师,需要崇德重智,树人为本。立足于大学校园平台,以大学人文、科学、民主、创新精神为支点,运用校园文化这个载体,体现民主自律、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和谐共处、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外和内顺、文明高雅、各尽其责、自由全面发展的基本特征,在校园内部构筑团结奋进,开拓创新的综合系统氛围。对于这种思想导航的事似乎是政治教师的任务,不是专业教师所能够完成的,其实专业教师同样可以给予配合与扶助。
2、教育学生感恩成就人生是非常必要的
教育学生成才是我们教师天然、客观、无条件的任务,也是无法逃脱的职责,应该无怨无悔在所不辞。培养学生树立人生目标,必须首先树立与学生之间正常的师生感情,这种感情就是给予学生一种热情友善的爱,真正让学生懂得什么是爱,学会如何知恩、感恩、报恩。可以说“不知感恩,无以为人;不知立志,难以成事。”引导学生回想过去,反思自己,遥挂父母,感念恩情,忆往日雄心,念今日心态。教师以情理交融、催人奋进的激励,就可以使学生点燃心中激情,树立成功信念。达到珍惜时光,触动灵魂,激发潜能、突破自我的效果。为学生营造感恩成就人生,励志点亮未来的大学学习氛围,这也正是我们教师的骄傲。
3、培养学生树立人生目标与专业学习目标
培养学生树立人生目标与专业学习目标,也是我们专业教师的责任。根据自己长期以来对大学生的了解与有关调查报告④,可以肯定当代大学生具有如下一些特点:他们对理想的思考更趋务实;在追求自身价值同时,表现出一定的爱国思想和社会责任感;他们中的大多数已经形成了求真务实的理念,不愿避开物质空谈精神、离开经济空谈政治、脱离现实空谈理想;少数大学生思想消极颓废,心灵空虚,不思进取,甚至社会的消极因素其心灵有一定程度的渗透。作为专业教师应该从专业角度出发,围绕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这个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通过树立正确、科学的专业学习目标,帮助他们结合当今社会现实树立合理、可行的人生奋斗目标。换句话说,就是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
4、专业教师培养学生树目标,努力奋进具有事半功倍之效
我们多数专业教师都是学生非常尊敬与崇拜的偶像,师生之间存在着心灵沟通桥梁,教师一句话甚至可以改变学生的一生。我们专业教师应该是学术权威与教学大师,在其著书立说、项目申报、课题论证、论文研究、学术报告、课堂传授、解惑答疑等方面,只要略加注意学生人生目标问题,从专业理论与自身经验给予指导,引导学生跳出书本,就可以实现触动学生灵魂的思想导航,帮助学生设定既有崇高远大意义又有现实可行性的理想目标,达到正本清源的目的。
5、如何让学生理解与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目标
现代中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干部,以及党、政、军、学等人员,各自职业的主要目标都是要为人民服务,这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要求。而如今要求学生明确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这样教育的结果导致了学生思想上口头上要为人民服务,行动上并不明白如何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因此,出现一些青少年犯罪等问题,足以说明我们的教育在给学生做人、做事道理上存在着空缺。作为专业教师应该从专业与政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分析得出结论,无论从亲情感恩角度还是回报社会角度,我们都应该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身追求的目标,使其成为价值判断标准而落实在行动中,这也是努力奋发真实动力所在。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