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投资者不是乌龟
关于价值投资,一种说法非常流行:投资是项长期的事业,是乌龟与兔子的赛跑,最后赢得比赛的是勤勤恳恳的乌龟。于是,就有人拿巴菲特来说事了:“你看,巴菲特这样的长期投资者就是因为当了乌龟,才创造了股神的传奇。”
我有个朋友,看了这样的文章后,非常崇拜“乌龟理论”,甚至起了个网名叫“飞翔的乌龟”,这次大跌后,“飞翔的乌龟”的股票市值整体缩水到只有原来的20%。我替他算了一笔帐,按巴菲特24%的复利增长,恢复到原有本金需要8年时间,“乌龟”还能飞吗?
其实本人无意反对这种当乌龟的观点,但是,我也想指出一些“乌龟”投资者的误区。巴菲特虽然秉承长期价值投资的理论,但是其一生中持有3年以上的股票也只有22只,以他50多年的投资生涯来计算,平均两年半时间才会选出一只值得持有三年以上的股票;而我们国内的很多“乌龟论”者却动不动就把股票买了放上几年。这种盲目长期投资的理论在这波熊市中实在遗祸不浅,巴菲特长期复利增长的奇迹是建立在本金安全的基础上,如果你损失了一半本金,按照与巴菲特相同的24%的高复利增长,你三年后才能恢复原来的本金水平。
还有一点“乌龟论”者经常忽略的,就是企业估值。巴菲特说过:“要想正确评估一个企业的价值,你应该预测企业从现在开始的长期自由现金流,再用一个适当的贴现率进行贴现,这就是价值评估的正确方法。”“价格是你付出的,价值是你得到的”,投资艺术的真正核心在于寻找内在价值,对任何投资的股票都要进行科学的估值。即便是世界上最赚钱的公司,如果以高于公司内在价值太多的价格去购买,可以肯定作为投资者是不可能赚到钱的,这比玩轮盘赌的风险还大。忽视估值导致的风险在熊市中被急剧放大,“投资中最悲惨的事情就是,你投资的企业在不断成长,而你购买的股票却没有赚到钱。”
价值投资者不是“乌龟”,价值投资的本质是购买低估的股票。如果你买的股票低估了,即使在你买入的几天后,价格超过了价值达到了高估区,那就不要当“乌龟”了,只要坚持低于内在价值买入,高于内在价值卖出,就算是短线操作,仍然是价值投资,因为你关注了价值和价格。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非常反对将股票上涨到高估水平仍拒绝卖出的人冠以“投资者”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