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届上海市纪委三次全会20日至21日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俞正声出席并讲话强调,领导干部的作风问题,说到底是党性问题。党性纯洁则作风端正,党性不纯则作风不正。(2009年1月22日人民网转自《解放日报》)
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一直是党的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干部作风问题,往小里说,是党员领导干部的个人修养、个人素质问题;往大里说,是关系党风政风民风的核心问题,是关乎党的前途命运和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因此,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一刻也不得、不能、不敢放松。
应该说,我党历次组织开展的诸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党的先进性教育活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等等,都始终以转变领导干部作风,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作为活动成效的重要指标,各地也探索出了一系列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但是,领导干部的作风问题一直如影随行地在党员干部身上存在着,影响并制约着党的各项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俞正声指出,上海一些党员干部作风不正、不实的问题仍然较突出。一是闯劲不足。二是作风不实。三是抓落实不力。四是宗旨意识不强。五是廉洁自律不够。可以肯定地说,这些突出问题,在其他一些地方党员干部身上同样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甚至有的还比较严重。
指出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为着力解决党员干部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俞正声开出了治病“良方”,即: 一要在增强宗旨观念上见成效,二要在振奋精神上见成效,三要在求真务实上见成效,四要在艰苦奋斗上见成效,五要在严守党的纪律上见成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下“猛药”,狠抓思想、措施、行动上的落实。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正”干部作风,是反腐倡廉建设的一部分。转变干部作风,首先要求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全面把握当前反腐倡廉形势,充分认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充分认识反腐倡廉工作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促进、保障作用。越是在经济发展遇到困难的情况下,越要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紧、抓好,为战胜当前国际经济金融危机冲击、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有力政治保障。其次,要充分认识干部作风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党的建设和人民事业可能造成的极端危害性,增强同各种不正之风和歪风邪气作坚决彻底斗争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再次,要充分认识干部作风问题的隐蔽性、潜在性和顽固性,要有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并努力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转变干部作风,光有思想上重视、口头上强调,还不行,还离不开制定科学规范的规章制度,做到制度管人、制度管事,避免随意性和主观臆断,更不能靠领导权威和指示行事。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我们的一些地方、一些部门、一些单位,因人而已,因领导意愿行事的现象还时有发生。很多制度规范的制定并不是真正做到客观公正全面,而是主观臆断的多,领导授意的多,甚至有些规定,还可能与大的法律法规相抵触和违背。因此,要想真正使干部作风问题得到切实有效地解决,必须在规章制度的科学性、合理性、规范性、严肃性上下真功夫、出硬着子。
再好的政策、制度,都离不开落实。贯彻落实有关精神、要求、规范、制度,要在行动上快速出击。箭握在手里,永远击不中目标,必须迅速射出。在工作中,要提高制度的执行力,不能优柔寡断,定下来的事情就要雷厉风行、抓紧实施。要有刮骨疗伤的智慧和气魄,对干部身上存在的不正之风和不良喜气,要毫不留情、毫不客气地加以制止和斗争,不能做老好人、和事佬,害怕得罪人,要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勇气和精神,从而真正将干部作风转变好,将干部队伍建设好,将公仆形象树立好。
风正好扬帆。要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中纪委全会精神,把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优良作风作为重要内容纳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通过增强党性、改进作风,推动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及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真正做到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
相关新闻:
俞正声:上海一些党员干部作风不正不实仍较突出
看俞正声如何“正”干部作风?
评论
9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