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佛教没有研究,但对佛教及佛教僧众极有好感,因为佛讲究仁慈与宽容,讲究普度众生,真正的佛教徒为人谦和,与世无争,恰与市场经济中的某些丑恶现象成清浊之比,所以我每到一处名寺古刹,都是要拜拜菩萨敬奉一点香火的.记得20世纪末某年,台北100多名大学女生集体跑到台中一佛寺出家,惊动了台湾社会,我虽然也对这些女孩子的决断不能理解,但转念一想,李叔同这样的人都甘心情愿去受这分清苦,肯定有其道理,我等凡夫俗子有啥资格多嘴多言呢?!2002年春,我随市里一代表团访台,还去过这家佛寺,那还真开了眼界,此寺将现代科学成果如IT电视等用于佛堂等处,就连小和尚巡逻也骑着名牌摩托车,拿着对讲机!再看墙上宣示的寺院领导班子名单,哇,个个都是毕业于台北的名牌大学如台大中大等,都是博士硕士甚么的!
当时我想,兴许经济太发达了人就会觉得没意思,就会希望生活变得简单和清净,你看我们大陆,有学问有地位的人出家的就少吧,就说弘一法师,还是在遥远的解放前出家的呢!
谁知近日读报,方知自己孤陋寡闻,因陈晓旭出家后不久故去,有好事者作了调查,学者名人中削发为僧尼者已不鲜见,为数不寡了!且举几例如下.
2003年,上世纪80年代名噪一时的天才少年,中科大少年班的尖子生,后为中科大教师的宁铂,终于如愿以偿地在五台山披上了他梦寐以求的一袭袈裟...
各位还记得当年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那位气质优雅的嘉宾,法学家王小能吧?她也于2003年遁入空门,法名衍能,现在五台山隐修.出家前她已是著名教授,是全国知名的票据学方面的专家.
北大哲学系硕士邓文庆,毕业后在福建莆田广化寺剃度出家,2006年来到北京风凰岭龙泉寺,他的父母也随他一起到了该寺,一边干活,一边学习佛法;邓并非北大哲学系出家第一人,他的前辈,现任河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柏林禅寺方丈明海法师,是北大哲学系1987级学生,1992年剃度出家,现已是佛教界有名的高僧了!而该寺的明影法师则毕业于北大地质系,还有明恭明一明勇三位法师也出自明牌大学.
据龙泉寺僧人说,在该寺出家的清华大学研究生比北大的还多.....
我忽然忆起,去秋我们去大竹县采风,参观城郊一刚刚复建竣工的古刹时,导游介绍说这座寺庙的住持是北大毕业的,游历到此并历经千辛万苦方建成此庙,功莫大焉!其实我们外出旅游,包括出国,有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在看庙,只不过在外国看的是洋庙而已,所以人常说旅游就是"上车睡觉,下车尿尿,一路看庙,尽情拍照......回来一问啥都不知道!"有点夸张,但你不看庙又看什么呢,文化和历史尽在其中啊,而各类庙宇或教堂,恰恰又往往在人类发展史上受到各色人等的保护,历经战争和浩劫,传承得相对完整.
信仰是个人的自由,在我们这个越来越开放的社会尤其如此.不用说削发出家的,就看看寺庙里的香火,再看看各级领导的重视,就知信众越来越多.尽管面对他们舍弃凡俗出家为僧的举动有不同的议论,尽管本人也不甚理解他们的作为,但我会从他们的立场去思考并给予宽容.选择人生包括选择生活方式,这都是一种自由呵......佛教包涵着丰富博大精深的学问,这些学者名流高层次人群的皈依,对于继承发扬光大佛教文化也是一件好事吧.何况中国有的是学富五车的才子,你看今年近千万考生争跳龙门的盛况,就知道我们人才储备的厚实了!
当时我想,兴许经济太发达了人就会觉得没意思,就会希望生活变得简单和清净,你看我们大陆,有学问有地位的人出家的就少吧,就说弘一法师,还是在遥远的解放前出家的呢!
谁知近日读报,方知自己孤陋寡闻,因陈晓旭出家后不久故去,有好事者作了调查,学者名人中削发为僧尼者已不鲜见,为数不寡了!且举几例如下.
2003年,上世纪80年代名噪一时的天才少年,中科大少年班的尖子生,后为中科大教师的宁铂,终于如愿以偿地在五台山披上了他梦寐以求的一袭袈裟...
各位还记得当年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那位气质优雅的嘉宾,法学家王小能吧?她也于2003年遁入空门,法名衍能,现在五台山隐修.出家前她已是著名教授,是全国知名的票据学方面的专家.
北大哲学系硕士邓文庆,毕业后在福建莆田广化寺剃度出家,2006年来到北京风凰岭龙泉寺,他的父母也随他一起到了该寺,一边干活,一边学习佛法;邓并非北大哲学系出家第一人,他的前辈,现任河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柏林禅寺方丈明海法师,是北大哲学系1987级学生,1992年剃度出家,现已是佛教界有名的高僧了!而该寺的明影法师则毕业于北大地质系,还有明恭明一明勇三位法师也出自明牌大学.
据龙泉寺僧人说,在该寺出家的清华大学研究生比北大的还多.....
我忽然忆起,去秋我们去大竹县采风,参观城郊一刚刚复建竣工的古刹时,导游介绍说这座寺庙的住持是北大毕业的,游历到此并历经千辛万苦方建成此庙,功莫大焉!其实我们外出旅游,包括出国,有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在看庙,只不过在外国看的是洋庙而已,所以人常说旅游就是"上车睡觉,下车尿尿,一路看庙,尽情拍照......回来一问啥都不知道!"有点夸张,但你不看庙又看什么呢,文化和历史尽在其中啊,而各类庙宇或教堂,恰恰又往往在人类发展史上受到各色人等的保护,历经战争和浩劫,传承得相对完整.
信仰是个人的自由,在我们这个越来越开放的社会尤其如此.不用说削发出家的,就看看寺庙里的香火,再看看各级领导的重视,就知信众越来越多.尽管面对他们舍弃凡俗出家为僧的举动有不同的议论,尽管本人也不甚理解他们的作为,但我会从他们的立场去思考并给予宽容.选择人生包括选择生活方式,这都是一种自由呵......佛教包涵着丰富博大精深的学问,这些学者名流高层次人群的皈依,对于继承发扬光大佛教文化也是一件好事吧.何况中国有的是学富五车的才子,你看今年近千万考生争跳龙门的盛况,就知道我们人才储备的厚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