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孙永春先生:
首先感谢德州市对于世界太阳城协会(ISCI)的兴趣和申办2010年世界太阳城大会的愿望。
现在我们邀请德州市通过签名同意《大邱宣言》来成为世界太阳城组织的一员。2004年11月,在韩国大邱举办的第一次世界太阳城上,参会的21个城市共同通过了《大邱宣言》。宣言表达了成员城市共同努力并采取行动争取在2050年将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控制在一定水平的愿望。
请您在宣言上签名并回寄至ISCI。我们非常感谢贵市申办2010年世界太阳城大会的提议,同时也有一些其它城市表达了他们想举办这次会议的兴趣。
因此,ISCI决定,必须建立一个公平的评选程序以使申请城市能制订出举办方案然后再进行评选。我们打算在2月初公布评选程序,在 2006年3月24日前收集举办方案,然后于2006年4月2日-6日在牛津举行的第二届世界太阳城大会上开始进行举办方案评估。
收信人孙永春是中国山东省德州市人民政府市长,而写信者Chiel Boonstra则是ISCI执行委员会、ISCI城市联络处主席。
而这一切的背后,皆源于一个人——黄鸣,皇明太阳能集团董事长。
未见其人,也未闻其声,只见他在照片上温文儒雅,眼神里透着一抹挥之不去的忧郁。2005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颁奖典礼上,黄鸣,46岁的男人仿佛是进京赶考的书生,衣边鬓角全无一星半点角逐商场的喧嚣;第二次,闻其声,依然未见其人,我戴着耳机,听他在员工大会上的演讲,他侃侃而论,言语中激情洋溢,说到兴起时,他会孩子般地“呵呵”地笑;第三次,见其人,闻其声,近距离看他接受台湾某刊的采访,才发现他面容间流露的疲惫与忧患。
如果不是看过他的履历,你很难相信,眼前的这个人就是皇明太阳能集团的董事长。
追溯过往,打捞这一切之最初的源头,应该说,是忧患意识成全了他。他是个爱操心的人,你看他操心的那些事,就该相信,只要有雄心只要坚持梦想,人心真的能装得下海洋。
二十几年前,那颗心还很年轻,他还是华东石油学院的一名学子。课堂上,陈如恒教授说:我国的石油只够开采五十年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一句话,在他的心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当他参加工作,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接触到有关太阳能的零星资料后,他的心便找到了自己要去的方向。能源独立,是国计民生不可回避的问题,他从石油钻探技术研究领域折身而返,像夸父一样开始追逐太阳能的事业。
8年,在一个人的一生中或许不算长,但也改变了一个城市,而他,为了迎接太阳的诞生,却用了整整8年的时间作准备。1988年,时任地矿部德州石油钻井研究所技术装备室副主任、高级工程师的他利用业余时间,成功制造出了第一台太阳能热水器。1995年,他毅然辞职下海,以负债百万创办了民营性质的德州皇明太阳能技术研究所,那年,他已经37岁了。
黄鸣——皇明,同样的声音,不同的追求,前者始终是单薄的个体,因为燃烧的梦想,他用一个人的单薄支撑起一项光明的事业,那是太阳的事业。
最初的创业基地是租用的民房,面积不大,屋内很黑,?平米的房子只有右边的一扇小窗能透进一缕阳光,即使是在白天,也必须点着白炽灯。当时,整个社会对太阳能的了解非常贫乏,他启动皇明全国太阳能科普车队万里行活动,拉开了中国太阳能科普的序幕,总行程逾8000万公里。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黄鸣率领一群勇于吃螃蟹的人打造了品牌价值高达51.3亿的皇明太阳能。1他自己也于2003年3月当选十届全国人大代表。
企业家很多,就像俗话说的,天上掉下一块石头,准能砸倒九个企业家,可是能当选为人大代表的企业家却并不多。身为人大代表,代表的是民意,传达的是大众的声音,这就要求人大代表必须具有更宽广的胸怀,更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黄鸣的身份变得敏感起来,他的代表身份无可避免地会涉及到皇明自身的利益问题,他正视自己的身份,又超越了个人的身份。
2003年3月2日,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山东代表团的列车由山东济南徐徐开出,代表们看见一位西装革履的男人穿梭在各个车厢间,他逢人便将手中的小册子塞过去,面对大家不解的眼光,他不厌其烦地解释。
他就是黄鸣。
狂飙的世界油价热烤着中国的经济,也在干煸着黄鸣,他是从石油中走出来的,他比任何人更多一层焦灼,石油等化工燃料都是不可再生的有限资源,为了子孙后代的蓝天白云,为了国家的安全,中国必须完成可再生能源的战略替代,而太阳能无疑是当仁不让的首选。
太阳已经有45亿岁了,它还有50亿年左右的寿命。太阳通过辐射形式将能量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地球,它辐射到地球大气层的能量仅为其总辐射能量的22亿分之一,但已高达173000TW,相当于每秒燃烧500万吨煤所释放的能量。地球上的风能、水能、海洋温差能、波浪能和生物质能以及部分潮汐都来源于太阳。太阳成为地球大气和海洋运动的源泉。太阳、大气、海洋这一硕大无比的热机,把地球调理成冷暖适中、干湿有度的气候环境,上百万年乃至数十亿年地抚育着人类和一切生物的繁衍与生息。
黄鸣手拿着一张张“太阳能强盛中国”的环保节能宣传册,神色凝重地对各位代表说:我要在人大会上提交一份提案,希望各位代表能以国家为重,为子孙后代着想,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关注支持太阳能事业。
或许有人会质疑黄鸣,认为他是假公济私,面对这样的疑问,黄鸣的态度很明朗:你可以不买皇明太阳能产品,但你应该支持可再生能源。
人大会上,黄鸣联合中科院高能所黄涛教授、青岛海洋所胡敦欣院士、海尔集团总裁杨绵绵、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等50人提出了可再生能源立法议案,议案中指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耗国之一,能源危机严重制约着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我国应大力鼓励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以节省并替代常规能源。
2005年2月28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草案)”,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第三十三号主席令,公布了这部法律。
2006年1月1日,《可再生能源法》正式实施。
2006年3月5日,黄鸣又要进京了,他将参加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这次,他将对《可再生能源法》提出质疑。
该法从提案到出台仅用了两年时间,得到了高层与民众广泛的关注与支持,但《可再生能源》不乏软性条款的规定,但没有硬条款,不像以色列就强制规定,所有新建建筑必须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对功成名就之后的黄鸣,并不曾因皇明的辉煌业绩而志满意得,他的眉宇间总深锁着忧虑之色。他想到了七、八十年代美国太阳能所经历的那场灾难。
那时候,油价上涨,国家对太阳能产业实行补贴政策,于是,大家蜂拥而上,太阳能企业发展迅猛。但好景不长,经济复苏之后,随着油价下降,国家取消了扶持,许多企业又蜂拥而退,导致许多太阳能设施烂在了屋顶,引起了美国人民对太阳能的强烈反感。所以,美国太阳能产业经过了一段非常漫长的“冰川期”。美国是一个全球经济最发达最先进的国家,也栽了一个大跟头,而中国一个发展中国家,皇明一个民营企业能完全避免重蹈覆辙吗?倘若不幸而遭遇,中国太阳能能否毫发无损地安然渡过?
古人有云,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些问题,一直萦绕在黄鸣脑子里。当企业规模还不算很大的时候,一个企业家的形象或许只代表他自己只代表他的产品,当一个企业渐成气候形成规模的时候,那么他所代表的便是整个行业的形象。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羹,他对市场经济中的短视行为深恶痛绝。基于这一点,对于某些不讲质量、捞一把就走的同行,他直截了当地对人家说:我下辈子都会靠太阳能吃饭,你们是捞一把就走的人。我不是你们的同行,你们不配做我的同行!
他不妥协,也决不忌讳发出自己的声音,在不同的场合,人们都可以听到他抨击同行,抨击客户,抨击市场的声音。所谓爱之深,恨之切,他是怒其不争。吵一次架就交一个朋友,日子久了,大家都熟知了太阳能产业中的这位性情中人。以行业大哥的身份,他领养了一群烂在屋顶没娘的“孩子”,但当有记者问他为何不将那些倒闭的小兄弟兼并过来,他毫不含糊地表示:我连自己的都看不上,哪还看得上别人的。
也难怪,皇明日新月异,新厂房、新产品、新工艺、新生产线刚建起来,黄鸣就有了过时的感觉。皇明是世界最大的太阳能生产基地,它的年推广量约200多万平方米,相当于欧盟总和,超北美两倍还多。皇明有中国第一个太阳能博物科技馆,投资数十亿元的“国际环保节能示范区”和“中国太阳谷”项目已经启动,届时皇明将成为世界再生能源研发检测、生产制造、科普教育、观光旅游和会议交流“五大中心”。
“倡导绿色生活,营造绿色家园”,绿色是皇明人的本色,从他们的工作服到他们的市场理念及追求的终极目标都体现着这十二个字。他们推销的也不仅仅是一件如冰箱、空调之类的家用电器,皇明人传递推销的是一种健康理性的生活观念,与推销产品而言,这项任务更为长远更为艰巨。一切的来路与归途,黄鸣都看得一清二楚,因为站得高看得远,所以他的眉目间总有挥之不去的紧迫感与忧虑。
所以,当市场猛刮占有率风、上市风的流行风时,黄鸣仍然我行我素,不跟风。对于市场,他有着清醒而深刻的认识,并不一味追求产品的销量翻多少番,多卖几十万。这些固然可为集团增值不少,但在卖出去的同时,企业有没有为多出来的这些客户服务的能力?人心不足蛇吞象,黄鸣自认自己比较胆小,在行动之前,他会问自己:你吃得下吗?他心里明白,卖出去不是全部,销售者对市场是要负起自身的责任的,这样才能营建一个长远稳健的太阳能市场,太阳能市场才会有后续力量,退,不是放弃,而是为了更牢固地占领。
黄鸣从集团的管理事务中退下了,他要集聚所有的力气,跑遍天涯海角五大洲四大洋,他要去见各国的政要专家,要向他们推荐中国太阳能产业模式,要他们都用中国的太阳能。
这是他最初的梦,当他研制出第一台太阳能热水器时,第一个客户是他的梦;当第一个客户用上太阳能热水器时,第二个人是他的梦;当一个城市都用上了太阳能时,另外一个城市是他的梦;当中国都用上太阳能的时候,让全世界的人都用上是他的梦;当全世界的人都用上太阳能的时候,他还要找几个其他星球,让外星人也用上太阳能。
太阳高悬在天边,黄鸣仍然在奔跑的路上,他要把天边的太阳掌握在自己的掌心,让它的光与热温暖着人类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