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补位模式摘要:
在篮球比赛中,防守时如果出现一个空位,就给了对方可乘之机。在服务现场,如果出现缺位没能及时补上,就很难保证服务质量。由于现场服务的不确定性,缺位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只能以迅速补位来避免可能发生的质量问题。
经验证明,三重补位能有效解决临时缺位问题:
第一重补位:服务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照应。一般来说,三人以上的服务小组如果配合得好,一般情况下的临时缺位都能及时补上。
第二重补位:服务小组之间的相互照应。每个服务小组都需要确定一个人,兼顾相临小组的互助,以应对相临小组所有人都抽不开身的情况。
第三重补位:管理人员的机动补位。
三重补位模式活用:
能以小组形式开展服务工作的,尽量以小组形式,小数不宜以小组形式展开的现场服务工作,要强化第二重补位和或第三重补位;
现场区域大时,划分成若干小组,比如餐厅;现场区域小时,确定小组之间的互助关系。比如更衣区与前厅部的互助关系。
互助的幅度:一方面最大限度地节省人力,一方面满足迅速补位需求,两者之间寻找一个合适的度。服务业要从传统的基于物料的成本思考习惯,向基于时间的成本思考习惯转变。
三重补位模式案例:
案例1
案例2
客人依据什么选中那家酒店?在做出决定之前,有没有进行过选择?他们进行了怎样的选择?林恩所在酒店的老板不能释怀,事后经过多方了解才知道,那家国际公司在瑞士曾选出三家酒店作为备选,林恩所在的酒店因两次电话铃响均无人接听(正是林恩离开的20分钟)而第一轮便被淘汰出局。知道事情原委后,老板对林恩做了辞退处理。而美国公司的年会一连在那家酒店开了四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