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房价,仍将持续上行


     从暗降到明降,从观望到再观望。中国房地产的黄金时代结束了吗?如今的地产市道是牛市的“中场休息”还是熊市的“开幕序曲”?在这样一个不确定的时期,人人都在寻找一个确定的答案。

    抛开行业利益,从理性的角度分析。我想说:降价是正常的,一定幅度的价格调整并不预言一个行业的末日。作为整体经济结构中的重要一环,房地产形势与整体经济规律同出一辙,他一样是保持波浪式发展。既有波峰、必有波谷,但在起伏的浪潮中,他的势头与崛起的中国一样,永远向上。

    当然,不可否认,奥运期间市场观望情绪依然浓厚。的确,除了旧金山奥运会,多数举办城市在奥运后,房价都出现了不同程度下滑。再加上国家一系列盘整措施,让人们对未来充满疑惑。但是,此时此刻,中国不同于他国,北京不同于他城。

北京城市价值持续提升不会因为奥运会的结束而结束。高密度大城市化进程中,房产价值将持续提升

    对于城市来说,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人类聚集地不断密集、扩大、完善的过程。拜奥运所赐,2001年来,北京各类城市设施建设都得到了快速和长足的发展。而且从国外经验表明,举办奥运会也的确能加速人口向奥运举办地聚集,日本东京和韩国首尔即为明显例证。但是,在城市发展中,一个运动会或一次大型活动所起的作用毕竟有限。真正推动城市持续发展的力量还在于自身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

    作为一个巨大契机,奥运给北京带来了巨大的关注度、知名度,全世界都开始向往北京。但是真正能够留住这些目光的不只是奥运会,而是中国,还有北京。

    一个强大友善的中国,一个美丽开放的首都,完善配套、便捷交通、现代都市、传统风貌,与世界的快速互联、城市竞争力的全面提升------这些才是北京能够锁定全球目光的关键所在。而今日之北京,无论从城市道路到地铁轨道的新建与改造;从多个现代商圈与世界贸易的快速联结到各路文化活动的昌盛繁荣。从各类公共设施、交通工具的更新换代到前门大街等老北京面貌的还原与恢复,无不体现出一个世界性大都市的超常魅力。在这种情况下,北京对全国其他省市以及国际人群的吸引必将越来越大。随着城市人口密度和人口质量的逐渐增加,城市容量和城市质量也将得到进一步提高。而在这种高密度大城市进程中,房地产的助推作用将更为显现。

    作为首都,作为亚洲最大的城市之一,北京城的发展依然方兴未艾。在中国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持续上升之时,他在向国际化超级城市发展的路途上仍有极大空间,而随着北京整体城市价值的日益提升和世界大都市地位的日益稳固,作为城市构成的核心部分——房产,其价值也必将持续上升。

流动性过剩加剧投资欲望,人口红利拉动巨能消费潮,日益膨胀的钢性需求将推动房价持续上升

    众所周知,拉动经济增长无非三种途径:投资、生产、消费。作为三架马车中的核心环节,投资是经济运行的第一动力。但是,国内资本市场的不成熟,导致国民投资渠道有限。纵观股市、楼市、银行储蓄这三大投资渠道。在银行储蓄负利率,股市暴跌55%的情况下,资金流向唯有房地产。此种局面下,虽然按揭贷款政策有一定调整,但在投资的唯一指向和流动资本带来的利益驱使下,房地产市场必将逐渐吸纳空前强大的资金流。这股资金流背后的投资欲望,将是房价反弹的重要推手。

    投资之外,是比钻石还要坚硬的居住与改善居住需求。在居住需求方面,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新生儿恰逢其时。买房结婚,筑家生子成为他们骑着“神六”都绕不过的人生大坎。据统计,第二季度北京75%的购房人都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未婚女青年推高房价”并非笑谈,看看多少新开楼盘里络绎不绝的年轻情侣就能明白,年轻一代对住房的需求是多么强烈。另外,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子女上学、父母养老、第二居所-----,一系列改善型住房消费也汹涌而至。二套房、三套房等重复置业赫然已成为京城40岁以上年龄层的钢性需求。

    此外,作为国际性大都市,北京已然是一座世界城。在望京,韩国人的集团入住将区域房价拉升了两倍。在中关村,海量涌入的各色老外使五道口寸土寸金。还有燕莎涉外区、顺义别墅区、亚运村、奥运村、国贸----,今日之北京已不仅是中国的北京,更不止北京的北京,他已经有了一个鲜明的前缀——INTERNATIONAL。

    最后,我想说的是,市场盘整期在任何国家都是存在的,新加坡、加拿大、泰国、香港、韩国、日本等等与中国发展轨迹近似的东南亚国家概莫能外,在国家整体经济运行中,房地产行业都经历过低潮和调整,但纵观以上各国近10年的房价走势,都无一例外地处于上行通道。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高速运行的经济通道需要一个持续发展的房地产行业;日益膨胀的国民收入水平和实际生活需求也需要一个健康、良性的房地产市场。而在这两大基本面的支撑下,中国房价从长远来说,必将持续上行。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