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二字能比命“重要”吗?
王匡忠
一个人能得到真实的评价,是在他退休之后,说句难听而又实在的话,是在他死了之后。
姚村长退休后,散步被摩托车意外的撞死了!他以往在位时,身上发生的所有什么故事,都流传出来了。有一个故事,对文风就是一个很耐人寻味的讽刺!
上级宣布村长调走,由姚副村长临时代理村长。村秘书写了一篇广播稿报道:上级领导做了“重要”讲话……;调走的村长做了“重要”讲话……;临时代理姚村长也讲了话……。
没想到,广播一播出,惹火了临时代理的姚村长,他把秘书叫来狠狠的训斥道:你把“临时代理”带上是什么意思?“临时代理”村长就不是村长吗?简直是画蛇添足!他们讲话为什么都带“重要”?我的讲话为什么不带“重要”?他们讲话“重要”,我讲话不“重要”,你跟他们干去吧!现在就给我滚!看谁讲话“重要”?……。临时代理的姚村长话没完就憋晕过去了,到医院检查是脑血管破裂。
姚村长憋过去了!村里传的沸沸扬扬,更多的是对姚村长的同情。有的说:也真是的!写个报道,也能差一点把姚村长憋死。也有的说:非要把“临时代理”写上干啥?这分明是处姚村长难堪。还有的说:别人讲话都带“重要”,偏偏姚村长的讲话不带“重要”,这对姚村长不公,这不是有意思的想把姚村长对死里整吗?
还好!由于,抢救及时,经过治疗,姚村长很快恢复健康。如果,姚村长一口气憋过去过不来,秘书岂不是欠了个人命债?秘书怎么说?说什么呢?又能说什么呢?不过,秘书一提这件事,就不由自主的发出哀叹道:哎!真险啊!想不到姚村长对“重要”两个字如此在意到了极点,“重要”二字差一点要了他的命!难道说“重要”二字能比命“重要”吗?
像姚村长这样对“重要”二字敏感的干部比比皆是,报道他们的讲话,若不加“重要”二字就不高兴。现在基层开会,为了公平起见,台上所有领导都要轮流讲话,所有讲话在报道时都要加上“重要”二字。就连主持会议的人最后随便讲几句话,也要报道成对会议作了“重要”总结。
现在,下面一些领导干部对“重要”二字非常计较,把讲话带“重要”二字已不再简单的看成是力度了,而是把带“重要”二字上升到面子、威严和身份的象征的高度来认识,甚至班里开会,也要报道班长作了“重要”讲话。
从上到下讲话都“重要”,到底谁的讲话最“重要”?
对此,有人道鸣出惊人的真言:听话要听党的话,听党中央的话是最“重要”的。但是,天高皇帝远,听党中央的有啥用?党中央能给什么好处呢?听顶头上司的话他能给好处。因为,顶头上司就是“土皇帝”,他天天都能管着你,掌管着派你的活、考你的勤、发你的钱的大权,你不听他的,他立马治你没商量!所以,谁讲的话“重要”都没有顶头上司讲的话“重要”,他的讲话才是最“重要”的,道理就这么简单!
庙小神灵大,一点也不假。怪不得党中央的方针政策贯彻落实阻力那么大?原来就是那些大大小小顶头上司作的怪,他们的“重要”讲话已经取代了党中央领导的“重要”讲话,看来改进文风、端正作风、不拆小庙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了!